本周三(7月11日)零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了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报告上调了原油产量预期,同时下调了原油需求,美油短线下跌,向下突破74美元大关。同样,布油也小幅下跌,之后横向整理。 EIA这份报告上调了未来对国际油价的预期,EIA预测2018年WTI原油价格为65.95美元/桶,此前预期为64.53美元/桶。同时,预测2018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1.80美元/桶,此前预期为71.06美元/桶。 就在2天前,国内成品油价迎来了年内最大一波涨幅。国家发改委公布最新一轮油价调整信息,每吨汽油上调270元、柴油上调260元。折合90号汽油每升上调0.20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1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2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2元。 在此次国内上调政策落实后,今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共经历14轮调价窗口,其中8次上调、5次下调、1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油上涨805元/吨,柴油上涨780元/吨,折合成升价为92#汽油、0#柴油分别上调0.63元及0.66元。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并没超出市场预期。在这一轮的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强势筑底反弹,短短十天原油价格上涨7.05%,以这样的涨幅计算,得出了每吨汽油上涨270元和每吨柴油上涨260元。而在国际油市供需情况并未完全翻转的情况下,市场看涨气氛浓厚。 那么,近期国际油价为何会出现大涨局面呢?首先,利比亚政局动荡对当地石油产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美国打算从11月起完全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伊朗作为全球第六大产油国,2017年日均出口量为240万桶。 此外,受本国经济危机影响,委内瑞拉原油产量下降趋势没有停止。有机构预测其原油出口量至年末下降为40万/桶。此外,因电力故障,加拿大原油供应量减少36万桶/日,分析师预计这一情况将持续整个7月。 再者,由于石油生产国一下子无法达到增产的要求,欧佩克的增产扩能计划无法弥补“预期缺口”。6月份,欧佩克要求其成员国增加产量,引发了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等成员国的增产。 同时,非欧佩克的俄罗斯,6月产油量从5月的1097万桶/日增加至1106万桶/日。但是很多国家的石油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因为2014年底全球油价暴跌,全球大石油公司都偏向于现金分红,而不是投资增产,所以现在要扩产能谈何容易,只能寄希望于沙特了。 其三,国际投机抄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意放大利空或利好,来加大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机构投资者通过大肆做多石油现货和期货市场,把国际油价在短期内快速拉升了上去。早在2014年国际油价从140美元/桶以上,没多长时间,就跌到33美元/桶,如果仅从供需关系,短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价格落差,所以石油市场的上涨下跌也有被人为控制痕迹。 现在问题来了,国际油价大涨,中国也将迎来高油价时代。那么,高油价时代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 先说好的方面,国内能源的单位油耗偏高,如果油价保持在一个相对高位,有利于培养社会和市场对能源节约的意识。据统计,中国京津冀地区的常年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大量的低标准成品油燃烧后排出的废气所造成的。 当然,对于国民经济运行来说,高油价意味着各行各业的的成本被推高。一方面,高油价使得航空煤油上涨,从而带动了飞机票的上涨。同时,由于高油价的到来,塑料、橡胶等工业原材料为面的价格会进一步上涨,未来数月PPI价格上行成定局。工业原材料价格持续低迷的好日子到头了。 另一方面,成品油价格上涨,将会带动其他能源价格也会涨,以物流行业柴油车为例,其用油成本涨幅比私家车用油成本涨幅明显,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尔重型卡车来计算,未来半个月内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多花418元左右。运输费用将上涨。 综合来看,国际油价大涨,并且在中短期内维持高位,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除了成品油价格上涨外,其他能源、原材料价格都会同步上涨,对于居民的出行成本将加大,对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将提升,未来几个月的PPI指数可能会上升。 现在问题是未来油价是涨还是跌呢?一是,美国未来能否放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全球禁令,如果地缘政治缓和了,油价就会下调。二是,沙特增加产能是否能够成功,目前市场希望沙特扩大产能,平抑国际油价。三是中美贸易摩擦能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贸易摩擦升级,中国进口石油需求减少,国际油价需求减少。总体来看,目前国际油价上下两难,将会在一个大箱体内宽幅震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