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日前在维也纳举行的原油产量会议未能成功设定产量限额,这也是欧佩克连续第二次未能就此问题协商一致。但随着国际原油需求回暖,市场供需再次走向平衡。在页岩油兴起及国际产油巨头的共同推动下,国际原油市场正迈向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近期,国际油价显著回升,目前已接近每桶50美元,这让欧佩克减产的迫切性大大降低。随着原油消费回暖,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已经明显缓解。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国际日均原油产量超过消费需求约130万桶,供大于求的现象明显好转。 欧佩克持续不设上限的高产能对北美页岩油生产已经产生了较大冲击。原油市场分析人士杰森·辛克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欧佩克的低油价市场策略已经明显影响到了北美页岩油的开采,页岩油产量持续下降,不少采油公司也削减了工作岗位。 在此作用下,一个新的国际原油市场平衡已经越来越清晰,即当产能过剩时,原油价格下跌会导致产油成本较高的新兴页岩油产量下降,国际油价得到支撑并出现回升,而此时包括页岩油在内的不少油井也得以重新恢复生产。与此同时,产油国在市场竞逐中不得已维持产量,原油供不应求的情况难以再现,使得原油价格既无法回到过去超过每桶100美元的水平,也难以下跌至30美元,而是维持在一个中间价位。 其中,新技术条件下的产物页岩油扮演了国际油价的一个“安全阀”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包括欧佩克在内的原油出口国定价权,将市场引入了一个新阶段。 欧佩克在2012年末首次公开承认页岩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如今,新科技引领下的页岩油开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原油版图,让市场角逐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在当前原油市场群雄并起的背景下,作为老牌产油国组织,欧佩克的市场话语权正在渐渐被削弱。 自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以来,欧佩克在4次原油产量会议上均未作出产量调整,摆出一副“无为而治”的姿态。虽然其低油价策略影响到了页岩油的生产,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无奈的表现。在外忧内困的背景下,欧佩克已经难以再现石油危机时期的统治地位。2011年以来,欧佩克开始逐步放弃多年来对成员国产油配额的限定,改为更为弹性地设定总体原油产量上限。作为欧佩克成员国中最有影响力的沙特阿拉伯,更是强调生产多少原油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这种松散的限产机制让欧佩克对其成员国约束十分有限,欧佩克的产量时常维持在该限额以上,导致其限产效果大打折扣。 当前,欧佩克原油产量大概维持在每天3250万桶的水平,明显超过其最后一次明确的3000万桶的产量限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