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油企出海抄底 细节决定成败。中小油企应做足功课,精心选择出海抄底的区域,做好技术、团队、观念上的各种准备 “低油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作为石油行业的潜在投资者,如果你现在不动手,等到油价反弹的时候,你将失去机会。”在近日举行的一次石油公司海外并购小型研讨会上,尹旭东手持激光笔,向投资者们介绍当前收购北美油气资产的可行性。 六年前辞掉埃克森美孚高级地质师回国创业后,尹旭东始终在帮助中国的独立石油企业进行海外资产收购。“当前的低油价,是难得的一波油企出海良机。”尹旭东称。他所创建的公司,正在鼓励和协助中国中小油企走出去,抄底北美等地的油气资产。 今年3月,中国独立石油公司洲际油气(600759.SH)计划收购一家估值达3.5亿美元的哈萨克斯坦油田。公司已与交易对方国际矿物资源II B.V签署了《框架协议》,拟通过在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购买KoZhan公司(克山公司)100%股份。 这是洲际油气继2014年6月完成对哈萨克斯坦马腾石油公司95%股份收购后的又一大并购。洲际油气由地产企业转型而来,出手之猛令资本市场咋舌。 更大的手笔,来自复星集团。2014年11月,复星全资附属公司超越能源斥资4.39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洛克石油92.6%的股份。 主营油品储运和贸易的光汇石油(00933.HK)等传统非上游公司,则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去年8月,光汇石油斥资10.4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阿纳达科(Anadarko)旗下两个位于渤海湾的稳产海上油田区块40.09%与29.18%的参与权益。 在尹旭东看来,美国经济正在恢复,东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处于上升之中。因此,全球油气需求仍将持续上升,国际油价或将在两年内回升到60美元-80美元/桶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部分外国石油公司由于此前资产配置和投资结构上的不合理,手头现金短缺,被迫剥离部分资产甚至寻求整体并购。 今年4月8日,壳牌石油公司宣布,以470亿英镑(约700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西班牙石油巨头雷普索尔日前也签署协议,将斥资83亿美元(66.4亿欧元)再加上债务收购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 资金充沛的中国油企,也正跃跃欲试。但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所副所长吴谋远警告称,相对于石油央企,民营油企走向海外可谓步履蹒跚,其主要原因在于融资困难、技术实力薄弱,起步晚、规模小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一些业内人士建言,中小油企应做足功课,事前精心选择出海抄底的区域,做好技术、团队、观念上的各种准备。 出海良机 2014年开始,低油价周期来临,油气行业开始新一轮全球洗牌。 此轮的并购主角,逐渐从石油巨头转移到中小型公司。中国传统的民营石油公司和向石油领域转型的非油企业,成为这轮海外油气资产抄底的生力军。 上一轮的并购高潮始自1999年,纷纷吃进资产的IOC(国际石油公司)们正好赶上从2002年到2008年的高油价周期,资产价值、公司市值均大幅增长。 2008年后,经济寒冬来临,IOC们开始调整资产组合,逐渐剥离非核心资产并进行洗牌,这在客观上为手握现金的中国石油央企提供了更多可买的标的资产,从而造就了2009年至2013年的石油央企出海潮。数据显示,中国现在已是国际石油行业最大跨国投资国,深度参与了全球油气并购游戏:三大石油央企2009年-2013年累计完成并购金额超过1100亿美元。 而同期,北美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雪弗龙、康菲则总共买了90亿美元的资产,而欧洲石油巨头壳牌、BP和埃尼则一共出售了500亿美元。 2014年下半年,油价低谷使相当一部分跨国石油公司再次洗牌。各种不同规模的石油公司,由于此前资产配置和投资结构上的不合理,导致现金流大幅减少。这些公司多数进入战略收缩期,被迫剥离部分资产,甚至寻求总体出售。 出于同样逻辑,以及此前数年大规模扩张导致的财务紧张,中国石油央企也开始在投资并购上趋于审慎、转向收缩,进入既有项目消化期。 但是,一些资金相对充沛的中小型油企则趁机出海,其体量和灵活度,更加适宜到海外抄底,进行规模适宜的油田资产或者油服企业收购。 这些抄底公司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民营石油企业,例如做石油贸易起家的光汇石油,做多相计量起家的海默科技(300084.SZ)以及做装备起家的杰瑞股份(002353.SZ);另一类,则由房地产、教育、高科技等行业跨界而来,通过收购海外油气资产,实现向石油行业的转型。 前者无论在对石油工业的认识,还是在石油圈的人脉上,均有一定基础。后者则会面临较大挑战。但尹旭东称,“中国中小公司学习能力非常强,我非常惊讶地看到很多跨界的公司通过打圈子,通过和油气公司接触,在短期内提高很快,已经可以对油气投资做一定程度的考量。” 从2014年全球并购交易情况看,北美的非常规油气资产仍是全球油气并购交易的热点。从交易资产所在区域看,北美亦是全球油气市场并购交易最为活跃的地区,2014年全年交易金额1090亿美元,仅次于2012年的1280亿美元。亚太、欧洲和拉美三个地区也较2013年活跃,全年交易金额分别为161亿美元、128亿美元和106亿美元。 抄底秘笈 尽管存在抄底机遇,但中小油企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以把握市场良机,则要视各自具体条件而定。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油气专家均表示,北美在资源、市场、法治等方面,无论对传统石油公司还是跨界新锐,都是较理想的抄底选择。 中石油油气资源管理局前局长查全衡告诉《财经》(微信公众号 mycaijing)记者,北美油气行业的发展优势,在于发达成熟的石油服务市场、健全的市场机制以及完善的法治。 美国非常规的地质资料非常丰富,且服务公司团队和服务链条非常完备,这些优势是其他很多市场不具备的。 另一方面,北美油气资源完全掌握在私人手中,而且都会被分成一个个小区块,每年大小石油公司之间,以及资产拥有者和石油公司之间的区块交易非常活跃。由于不同投资者对地质前景认识不一样,也就为小公司的扎实稳健生长创造了较好条件。 其他油气专家亦首推北美。他们多认为,北美非常规油气更加适合中小油企投资。常规油气项目往往前期投资非常大,且一般需要至少四年才能收回成本。但非常规油气开发前期的投入较小,投资回收较快。 此前,北美页岩油气开采成本平均在65美元/桶左右。随着技术进步,现在部分作业者已经能把开采成本降至35美元-40美元/桶的水平。尹旭东认为,在这个成本区间,当前油价已经能支持项目运转。一旦油价上升,则盈利可期。尽管这些项目需要持续地钻井,投资不断。但前期若有现金流进来,就可以继续支持后续的生产。 因此众专家建议,想要进入北美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企业,可以组建一个十几人的团队,拿出上千万美元的资金,去收购一个小区块,保证用比较低的成本钻井,进入生产阶段,则公司基本就可以进入正常运转轨道。产量逐渐增加后,就可继续投入资金扩大规模,实现快速生长。 “上一轮在2002年至2004年间的投资潮中,有不少中小公司就遵循这一生长路径,从一开始的几千万美元规模成长到了目前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规模。”尹旭东称。 新进入者在投资前需要知己知彼。首先,要对自己公司的融资能力心中有数,这决定了投资规模和所投资项目的种类;此外是自身对风险的承受力,需要对投资周期的期望作出事前决策。 这是因为油气项目从勘探前期到现产阶段,到现金流能够持平的阶段,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短则五六年,长则十余年。勘探前期属于绝对的高风险高回报,成功可能赚几十倍,但亦可能血本无归。 若到了勘探后期和开发前期,投资者对地下资源量已经清楚,开发方案也已做好,基本处于建产、上产的阶段,风险则相对可控,周期大概三年至五年。 风险承受力较小的投资者,或缺乏经验的跨行业进入者,建议投资在产油田。这基本等同于把已探明的地下油气产量先整体买下来,再慢慢通过开采、出售来回收投资,道理与投资房地产项目相似,收益也容易预测。 老旧油田增产项目的风险,则与在产项目基本一致,一般包括滚动勘探,即在老油田中寻找新的资源,以及在资源相对确定的情况下用新技术提高产量,譬如通过注水和注入聚合物,来提高采收率。 另一个关键的要素,是组建核心团队。团队可大可小,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经营方向和模式。如果企业主最终想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石油公司,即拿区块、勘探、作业都由本公司完成,无疑需要一个规模较大的团队。 有此野心的小公司,必须提前在国内外进行团队招募,“毕竟你不是中石油,能立即把200多个员工运到海外区块所在地”。而且核心团队必须有国际作业经验和人脉资源。若团队成员纯粹出自中国国企体系或纯粹土生土长都不行,用国内油田开发经验直接在海外套用绝不可取。 而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亦至关重要。尤其新转型进入石油领域的公司,区域和领域均是人生地不熟,项目能否运营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找到一个业务可靠、相对正直、有一定影响力的当地合作伙伴。 风控至上 尽管市场机遇当前,专家也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意见,但对出海的中小油企,尤其是新跨界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而言,风险仍然巨大。 石油行业的投资风险,本身就远高于其他行业——前期勘探成功率仅有10%左右,能达到30%,就算了不起的业绩。要想进入该行业,对行业的事前认知和对技术的充分掌握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团队没有十年以上的经验,就根本别想进入。”保利石油一位高级地质师对“跨界”泼凉水。 油气开采还是一个重资产行业,资本需求量非常巨大。“在这个行业,如果你没有100亿美元,就谈不上说资金充裕,10亿美元很可能打两口干井就没了。”上述地质师称。 因此,中小油企出海抄底过程中,对项目的评估必须极其扎实,做到慎之又慎。在借助第三方机构做专业技术评估时,要不吝成本,把资产的真实状况和潜力一定事前搞清楚。 中海油总公司项目管理处处长张伟华指出,对于对方要出售的资产,一定要搞清楚资产出现问题究竟是行业趋势引发的,还是因为困境公司自身管理不善、债务到期、市场信用紧缩、运营成本过高、资本开支过分激进造成的,然后再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克服上述困难。 目前,国家证监会和港交所对油气资产的储量评估都已出台新规定和新政策,要求必须聘请国际权威的第三方储量评估机构对目标区块进行独立客观的储量评价,以此为基础获得现有储量的估值,并作为交易作价的基础。 此外,在收购过程中,中小油企可能缺乏整合财务与法律资源的能力。地质和生产运作方面的能力仅是收购的基础;如何把价格谈下来,把合同风险降至最小,如何搭建优化融资架构,把融资成本降低,对项目的成败更至关重要,更需要强有力的整合和执行能力。对以前从未做过石油行业的跨界企业来说,准备不足或是常态。即使传统的中小石油公司,能把这些能力建设搞好、资源配备完整的也并不多见。 “对当地地质条件,土地、税收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你都需要请专业人士来操作,但你请了这些专业机构的外聘专家,你又如何把控他们的工作?没有好的机制,他们没法对你的项目有好的建议。”兆泰石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悲观。 想通过海外并购转型到石油行业的部分企业,则对上述警示不以为然,认为拥有资金实力就可以成功到海外抄底。例如,很多房地产行业向石油行业转型的老板,会认为投资石油和投资地产类似,无非低价买进油田、高价卖出油田,两三年后一转手就可大赚一笔。 对上述转型类公司的客户,尹旭东第一个服务是洗脑:“一上来先不和他们谈项目,先要破除他们以往在其他行业形成的一些既定经验,以及对石油行业一些很主观的认识。如果不按照石油行业的规律去做,就没有合作余地了。” 在海外资产收购和交接时,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类风险是“不起眼的细节”。能源咨询服务公司LR Senergy 亚太业务主管Nicholas Hoskinsb指出,海外收购应当制定一个比较综合全面的交接方案,并且对其中每一个风险进行登记。在收购前,应当和每一个相关者沟通每一个应注意的细节,从最高层的投资者到基层的作业者,都应当沟通到位。 在风险登记中,应当记录有什么风险,风险范围有多大,谁来负责解决这些风险等等。不注意这些琐碎的细节,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 Nicholas Hoskinsb给出了一个关于备用件的反面案例。某一石油公司并购了壳牌在北海上的一座平台,其油田储量规模很庞大,平台的产量也很高。但这家公司接手该平台的第一周,一个泵就发生故障。而壳牌在办完交接手续后,就按合同带走了所有的备用件。毫无准备的收购方只好停产三个月等待备用件到位,损失惨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