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广东省14市开始全部销售国Ⅴ车用汽油,并执行国Ⅴ车用汽油价格,北京也迎来了全面实施京Ⅴ标准汽油两周年的日子。而早在2013年12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就发布了《车用汽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国Ⅴ车用汽油GB17930-2013),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第五阶段车用汽油。那么,作为承担保供任务的炼化企业目前做了哪些努力?如何实现企业质量效益双丰收?
炼化脱硫是关键
据了解,与国Ⅳ汽油标准相比较,国Ⅴ汽油标准最大的看点是“三降低、两调整、一增加”,即降低了硫、锰和烯烃的含量,调整了蒸汽压和牌号,增加了密度限值。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为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国Ⅴ汽油标准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国Ⅳ汽油标准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了80%。
目前,在我国商品汽油的总量中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占到了70%以上,而催化汽油中硫、烯烃含量较高,成为我国汽油产品中硫和烯烃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清洁汽油的生产最终归结为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降烯烃的清洁化问题。据了解,催化汽油的清洁化在炼油总工艺流程上可分为对催化原料预处理的前精制和对催化汽油精制的后处理两种手段。在车用汽油的硫含量限值为500ppm及以上的时期,催化汽油一般不需要脱硫处理;在硫含量为150ppm的国Ⅲ汽油阶段,则可通过开展催化原料的预处理或催化汽油的精制得以实现;而对于硫含量要求不超过50ppm和10ppm的国Ⅳ、京Ⅴ汽油生产,炼厂则必须开展针对催化汽油的脱硫过程。
在国内,目前只有中石油、中石化的部分炼化企业能够生产符合京Ⅴ标准的清洁汽油。国内催化汽油的脱硫技术也有不少成熟工艺,包括加氢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硫转移技术、氧化法脱硫技术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现有工业装置的处理能力最大。
在国外,高标号汽油是由催化汽油、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及MTBE调合而成,而我国除催化汽油和重整汽油外,烷基化汽油量和异构化汽油产量很少,MTBE含硫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高标号汽油。作为高辛烷值的调合组分,MTBE脱硫应引起足够重视。
机遇和挑战并存
每一次车用汽油标准的升级,对炼化企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如果企业把握住了这个战略机遇,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炼化行业将迎来一场大考,但这有望催热技术改造投资,也有助于炼油技术的大幅提升。
有专家指出,为实现上述目标,炼化企业需从工艺和装置实现三点变化:一是对催化汽油进行加氢,降低汽油硫含量。二是新建或改造催化重整装置和MTBE装置,以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弥补催化汽油加氢等造成的辛烷值损失,但炼油型MTBE含硫高需要脱硫;三是建设、完善汽油在线调合设施。汽柴油升级均需降硫,需相应增加配套工程,建设强度很高的制氢装置以制备高纯度的氢气,还要建设回收装置回收加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硫化氢。此外,油品质量升级还将使炼厂的生产过程更为复杂,生产周期将拉长,成本将大幅提升。尤其是地炼和小企业,加工高含硫油炼厂的日子可能会难过,甚至可能出现经营困难。
据了解,虽然炼厂将普遍面临成本压力,但炼厂之间由于成本、技术、工艺、加工原油不同,所面临的压力不尽相同。好的大型炼厂能够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运行、精细化管理消化成本,差一些的炼厂则可能消化成本很吃力。据悉,炼厂承担的成本平均占升级总成本的20%~30%。
成本提升谁买单
据了解,过去10年中,石化行业在炼油板块累计投入2000多亿元,今后每年还要投入300亿元进行升级改造。对于成品油质量升级的成本到底谁来承担?相关企业和专家表示了不同观点:一方认为,国企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精细化管理消化升级成本;另一方认为,若不解决升级成本和升级后“高级”油品的价格问题,升级的动力会明显不足。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油品升级的时间表:2015年后中国将全面实施国Ⅳ柴油标准,而汽柴油的国Ⅴ标准的实施均被设定在2018年开始。目前国内只有1.46亿吨/年加工能力的炼厂可以生产国Ⅴ标准汽柴油,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全国一次炼油能力已经达到6.78亿吨/年,国Ⅴ标准汽柴油所占比例仅为21.5%。这说明,炼厂为应对油品升级均需新增产能或置换装备,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资料显示,山东的地炼企业新上一套汽油重整装置,投入高达6亿~9亿元;而新上一套加氢装置、S-zorb装置(一种脱硫装置)预计投入达3亿元。若以2014年全国汽油产量8900万吨估算,假设装置全部新上,那么匹配投入或高达千亿元,而这部分初期的投入显然全部将由企业承担。
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哪一家企业肯做亏本买卖,不计成本,不算效益账。在国外,油品升级由国家税收、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承担。然而,曾有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油品升级是油企应尽的社会责任,不应该成为涨价的借口。
而如果油品升级的成本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将增加多少额外支出?对此,一位专家做过测算:国Ⅲ升级国Ⅳ的成本增加约300~400元/吨,而升级国Ⅴ的成本增加约500元/吨。以当前国内8600万吨的汽油消费量估算,消费者支出的总成本将高达430亿元。以一辆车年均跑2万千米,百千米油耗8个油,油价上涨0.3~0.4元/升计算,一年消费者多支出480~640元。
业内专家表示,油品质量升级后,按照优质优价适当提高价格是必然的。为鼓励地方提前实施油品质量升级,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以及江苏等省市率先实行优质优价的试点政策,对调动炼化企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为加快推进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决定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优质优价政策。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加价标准是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原则,根据油品质量升级成本调查审核结果,在企业适当消化部分升级成本的基础上确定的。此次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将有效提高炼化企业油品升级的积极性,我国油品升级将全面进入跑步前进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