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根纤纤细“丝”,牵动体量庞大的新兴市场。 当代,我们正见证着一次次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重要时刻。 有这样一种新材料,粗细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到9倍,在现代国防军工等重要领域都不可或缺——这就是碳纤维。 中国曾面临严格的封锁和禁运,直到本世纪初期,才将长期“卡脖子”的碳纤维研发凿出“喘息”缝隙。 而就在今年8月15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又对外宣布了一项重磅进展:我国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在上海完成中交,这意味着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且全部设备实现国产化,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 待项目建成投产之后,它将一举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跻身世界前列。 振奋人心的成功背后,是一众科研机构、企业从业者的汗水浇灌。 01 遭遇过挫败,体验过失落,风雨兼程跨越半个世纪,中国碳纤维产业正迎来灿烂曙光。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质量仅仅是钢的四分之一,力学性能却十分优异,“轻而强”,还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被誉为世界新材料“皇冠上的明珠”。 它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无论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还是能源装备、交通设施以及体育用品等众多商业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例如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采用的大尺寸、多开口推进分系统主承力薄壁加筋截锥,就是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对于当今世界各国来说,想要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并升级改造传统产业,都要依赖碳纤维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而庞大的中国市场,需求量更是十分旺盛。 但是,要制备这样一种如此优秀的材料,需经过一连串极其漫长复杂的工艺流程。 以目前主流的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为例,从一滴石油开始,到提取石脑油,裂解丙烯,再到形成丙烯腈、聚合物聚丙烯腈,然后在特殊溶剂作用下变成流动的纺丝液体,再通过一系列高难度的连续工艺,才能最终制备完成。 1969年,日本就成功开发出高性能碳纤维,此后长期以来核心技术都主要掌握在美日手中,并被严格垄断,不允许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和设备出售,产品出口也限于低端民用领域。 而即便只是民用产品,进口企业也毫无话语权。由于国际碳纤维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是切实写照,处处受制于人。 为了冲破封锁,实现碳纤维国产化,中国科研工作者开展了不懈的努力。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历经几代人接力,尤其是在2002年,国家设立碳纤维关键技术304专项,发起重点攻坚,此后无数企业、人才纷纷参与其中,推动国产碳纤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没有不可战胜的难关,几十年艰辛磨砺,终将打破沉寂。 02 小丝束→大丝束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企业,这其中,就包括开篇提及的上海石化。 任何一种材料都无法完美,而对于碳纤维来说,它最大的缺点大概率就是“昂贵”,这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丝束大小,碳纤维可划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这种被称作小丝束。而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被称为大丝束。 大丝束的出现,能有效缓解成本高昂的问题。 相较来看,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是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1.2万个,再到4.8万个,听上去简单,要实现可没那么容易。“十年磨一剑”,上海石化成功踏过了这条披荆斩棘之路。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石化就开展了相关调研和研究工作。2007年,中国石化决策部署碳纤维研发和产业化攻关工作,将项目落在了上海石化。 此后,在中国石化、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石化与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一起,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科研攻关快速推进:2008年,建成中试装置;2009年,成功研制出12K原丝;2012年,上海石化年产3000吨原丝、1500吨碳纤维项目一阶段工程建成投产。 上海石化12k碳纤维 2016年,上海石化开展了碳纤维48K大丝束原丝工业化研究试验,并在两年之后的2018年,成功试制出了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时间来到2022年,上海石化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公司原丝、碳纤维产能将大幅度提升。 按照项目的总体规划,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建成原丝产能1.2万吨/年,碳纤维产能6000吨/年;二期工程计划建成原丝产能1.2万吨/年,碳纤维产能6000吨/年,预计2024年完成。 目前,中国石化碳纤维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相关专利274项,授权165项,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核心技术,及自主研造的国产化装备,建设高科技的碳纤维生产线,这是我国碳纤维建设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03 供不应求,前景广阔! 在碳纤维的众多应用领域中,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就是能源装备领域。 例如,在石油开采环节,碳纤维材料就已经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等多家油田一展身手。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金属抽油杆会出现举升载荷大、能耗高、下深受限、免修期短等问题。而碳纤维连续抽油杆质轻、高强、耐腐蚀,用来替代传统抽油杆,可将杆柱载荷下降50%以上。 在储氢领域,应用碳纤维也获得了重大成果。普通的氢气钢瓶承压在20兆帕左右,钢瓶易受到氢气腐蚀,且重量重、防撞性能差。 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的碳纤维用于缠绕氢气瓶的制造工艺技术,在35兆帕的氢气瓶上已通过检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瓶体重量大大减轻,且经过高处跌落、撞击等测试,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近年来风能产业的快速崛起,市场对多高性能风电叶片的追求,促使风电领域成为碳纤维的第一大应用市场。根据《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的数据,2021年全球和中国碳纤维应用需求中,风电叶片分别占到28.0%和36.1%的比例,居领先地位。 据媒体此前的公开报道资料,随着48K大丝束碳纤维的面世,上海石化碳纤维技术将迎来广阔应用前景。 在能源领域,公司将开发生产通用级、低成本大丝束、高强高模量级碳纤维原料,重点应用到油田(抽油杆、抽油套管、部件等),常压及高压容器(高压CNG瓶、车载CNG罐,储氢气瓶,压缩空气瓶等),加油站双层罐、车载罐,石化管道修复加固(各种材质、工况的厂区管道,长输原油管线等),大容量风电叶片等领域。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等高端领域,也将实现商业应用或产业化示范应用。 上述报告指出,2021年的中国碳纤维市场总体呈现供不应求。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碳纤维的总需求为62379吨,同比增长27.7%。但报告作者认为,如果供给能够充分保障,2021年增长率或可突破30%。 走过披星戴月的时光,终将收获旭日喷薄。曙光乍现,未来的中国碳纤维产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