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佩克+”召开部长级会议,就减产协议期限达成新共识。但是,国际能源市场依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欧佩克+”减产不彻底、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新冠肺炎疫情二次暴发等隐性风险也可能再次重创国际能源市场。 日前,“欧佩克+”以视频方式召开部长级会议,就减产协议期限达成新共识。受有关利好消息影响,国际油价出现短暂强劲反弹,但受到沙特上调7月份原油官方销售价格等影响,油价在短暂回升后再次下跌,显示出国际能源市场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欧佩克+”会后发表的声明指出,各产油国同意将此前达成的970万桶/日减产协议延长至7月底。此外,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减产未达标”产油国也承诺在7月份至9月份对额外减产给予弥补。为了保证协议得到有效执行,“欧佩克+”监督委员会将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对石油市场重新评估。 根据“欧佩克+”4月份达成的历史性减产协议,各产油国5月份至6月份减产970万桶/日,7月份至12月份减产770万桶/日,进入7月份后,各国减产规模将大幅缩小。此番协议成功延期,避免了原油供应突涨,稳定了市场情绪,有效刺激了油价短期上涨。截至当地时间6月5日收盘,7月份交货的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9.55美元,涨幅为5.72%;8月份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2.30美元,涨幅为5.78%。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欧佩克+”减产协议成功延长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国际油价提供支撑。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复苏和世界多国解除封锁限制措施重启经济也极大地刺激了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增长。加上前一阶段各国炼厂趁低价大规模储油和夏季消费高峰到来,基本可以确认当前全球原油需求已经开始触底反弹。由于中国有效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其强大的经济韧性已成为提振国际能源市场需求的重要砝码,在中国经济复苏引领下,全球原油市场有望更快实现供需平衡,预计原油价格将逐步走出低谷。 但是,国际能源市场依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欧佩克+”减产不彻底、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新冠肺炎疫情二次暴发等隐性风险也可能再次重创国际能源市场。就在“欧佩克+”会议后不久,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便宣布沙特将不会在7月份继续执行每日约100万桶的额外减产份额,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也全面上调了7月份出口原油的官方销售价格。其中,销往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价格上调每桶6.10美元,特级轻质和中型原油也分别环比上涨6.70美元/桶和5.90美元/桶,为近20年来最大涨幅,几乎抵消了此前石油“价格战”中的最低折扣。 分析指出,沙特迫切希望提振油价,弥补此前遭受的收入损失,但大幅提价和停止额外减产等举动却适得其反。最为明显的是,炼油厂商进口成本大增,其成品油等产品价格却未能实现同等幅度上涨,炼厂利润因此暴跌。受此影响,中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炼厂可能被迫大幅减少从沙特的石油进口,这将伤害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复苏。 此外,墨西哥能源部长纳赫勒6日表示,墨西哥将退出延长到7月份的减产计划;伊拉克方面尽管声明将完全履行减产协议,但迫切需要出口石油挽救经济,最终效果如何仍待观察;利比亚方面宣布此前受战乱影响的该国最大油田——沙拉拉油田将恢复生产,预计将在90天内恢复到30万桶/日;美国方面,尽管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数量连续数周减少,但已有多个页岩油生产商宣布将重启生产或提高产量。以上消息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欧佩克+”会议带来的利好,致使国际原油市场再次走低,截至9日收盘,美国WTI原油期货收于38.19美元/桶,跌1.36美元,跌幅为3.44%;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40.80美元/桶,跌1.50美元,跌幅为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