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份以来,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连续五周下跌。其中,英国布伦特原油下跌近14%,创2018年11月份以来最大单月跌幅;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也大跌近16%,创去年5月份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双双进入技术性“熊市”。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市场担忧情绪,但随着中美贸易协议逐步落实、原油减产规模扩大和疫情防治积极推进,国际油价有望出现趋势性反弹。 多因素致油价大跌 一是中国石油消费大幅下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制造业、居民消费水平都受到较大负面影响。有专家预测,2月份中国石油消费预计同比下降140万桶/日至150万桶/日,这相当于中国日均消费量的10%甚至更多,虽然消费量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逐步回暖,但对当前本就供大于求的市场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引发担忧情绪。作为全球石油市场需求增长的主力,中国消费量下降,可能导致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消费增量同比将由预计的增加60万桶/日降为减少50万桶/日。有部分分析人士甚至表示,全球能源市场将面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三是供大于求局面难以缓解。尽管投资和钻井增速放缓,但由于钻机效率和油井生产率提高,美国页岩油生产依然强劲,原油产量屡创历史新高且仍有增长空间。除俄罗斯之外,加拿大、墨西哥和挪威等非欧佩克国家产量持续上升,抵消了欧佩克+减产协议效力,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来自中国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沙特阿拉伯原油8332万吨,同比增长47%,这是2016年以来,沙特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对于中国消费量减少,沙特方面予以密切关注。 早些时候,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曾表示,沙特正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并表示疫情“对市场影响有限,沙特有能力维护国际原油市场稳定”。 尽管沙方试图安抚市场情绪,但未能改变油价持续下跌局面,为稳定中国市场份额,沙特阿美公司大幅下调了销往亚洲所有等级原油3月份的官方售价,并于2月4日至6日牵头召开了欧佩克+联合技术委员会,紧急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对原油市场的影响,推动扩大减产规模,延长减产协议期限。消息人士指出,沙特方面希望欧佩克+国家在现有减产170万桶/日基础上,再额外减产50万桶/日至60万桶/日,并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20年6月底或12月底,沙特希望产油国尽快达成一致并将技术委员会这一建议提交即将举行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 据悉,沙特这一倡议得到了阿联酋、阿曼等海湾产油国的支持,但俄罗斯的立场较为摇摆。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支持与欧佩克合作,但俄罗斯不希望减产协议使其市场份额受损,因而俄方较为倾向延长现有减产协议而非临时加码减产。对此,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的影响,预计俄方将很快作出决定。 扩大减产效果未知 俄罗斯在欧佩克+联合技术委员会上立场摇摆显示出产油国对当前市场的判断相当矛盾。在全球能源市场需求总体走弱的情况下,减产及其相关利好消息对市场的刺激作用越来越小,沙特等国一味采取愈加严格的减产措施,其结果就是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美国等国。欧佩克+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市场压力,倾向于扩大减产,但在中国和全球消费市场得到有效恢复之前,扩大减产也仅能短期内在当前油价下方提供支撑,难以形成强劲的上涨动力。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并非决定市场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市场上的恐慌情绪是非理性的,利比亚因地缘冲突导致原油停产和出口停滞,每日产量下降80万桶,如此重要的地缘冲突事件却没有引发油价上涨,说明短期内国际原油市场仍处于非理性状态。扩大后的减产协议如能得到有效执行,从中长期看有利于全球供需再平衡。在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预计市场将重回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