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夜盘原油市场再次上演了折返跑的好戏,先是伊朗鲁哈尼从纽约联合国大会返回德黑兰后表示,美国提出解除对伊朗的所有制裁,以换取对话。油价闻讯大跌3%。但稍晚时间特朗普在Twitter发文称,伊朗想让他取消所有制裁,“我回答:当然不!”油价又收复全部跌幅,随后日内呈现拉锯之势,至此油价已经连续3个交易日收出振荡星线。总之,对当前油价方向可用一个词概况:迷茫。 回到沙特遇袭那个周末,经过2天的酝酿,9月16日原油市场开盘那一刻,几分钟内布伦特油价冲高瞬间涨幅达19%,创下了近30年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这足以在原油价格的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但当我们将时间周期拉长,通过原油价格周线图来看沙特遇袭事件的影响,那在油价涨跌的历史长河中连一个波浪都算不上,因此,这次沙特历史上最严重的遇袭事件既不足以改变油价区间内拉锯的局势,也难以启动一波趋势。 而过去的一周时间内原油市场则进一步消化了这次事件的冲击,随着单周下跌一度超过4%,油价回落至成交密集区域,多空再次陷入相持阶段。 那么目前市场有没打破僵局的可能性呢?四季度市场将如何演绎?未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耐心等待市场给出明确方向。 大国博弈和地缘事件 9月26日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称,近期中国正按照市场化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开展美国农产品(000061,股吧)询价采购,成交相当规模的大豆和猪肉。他表示,中国对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很大,中美农产品合作空间广阔。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将比预期更快达成结果,市场分析特朗普可能将暂停和中国的贸易战,专注对抗民主党,为大选准备,而我们正全力准备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要时刻。中美之间贸易关系缓和显然是当前阶段双方的一致共识,美国智库也认为中美将达成阶段性成果。 2019年以来中美贸易关系的恶化趋势非常明显。从全球大国发展格局来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显然已经让习惯了超级大国角色的美国在诸方面感到不适。在过去20年的世界经济结构中,中国负责生产衣食住行一类的生活用品,西方负责享受这些产品,美国方面则掌握高科技、金融、文化产业,输出价值与高端产品给东方国家,因此过去几十年中美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但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除了中美两国迅速恢复元气继续维持了快速发展,世界其他大国经济上一直没明显起色。现在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很清晰的,大多数国家成了陪跑角色。除了中美,其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过去的10多年里都经济没有明显的增长。而现阶段世界的石油、钢铁、水泥等大宗商品加上轻工业品都是产能过剩局面,世界没有新的财富增量,存量世界的博弈就显得格外惨烈。显然在美国立志要从全球“夺回制造业”的时候,站在其对面的就是崛起中的中国。 相信美国也知道要从中国手中夺走制造业大国地位是不现实的事情,但是遏制中国的发展却是其非常明确的目标。在美国这种基本的战略基调下,中美贸易缓和应该只是暂时现象,未来两国之间的博弈仍将是漫长的全方位博弈过程,10月中美贸易谈判将再次进入实质性磋商阶段,这种短暂的缓和局面能否进一步延续仍有待确认。 沙特遇袭事件的演绎过程更像是一场闹剧,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是消息满天飞的时代,在错综复杂的消息面影响下,油价一度剧烈波动,但最终还是归于多空相持的局面。从这次事件发展来看中东地区的地缘动荡显然成为了大国之间博弈的重要场所,而沙特、伊朗以及中东地区各方势力更是成为了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沙特遇袭局势逐渐清晰,虽然最终矛头还是指向伊朗,但中东地缘升级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各方都无意让事态失控,更多的是通过较量达到一个彼此可以接受的结果。美国仍然牢牢的控制着原油市场以及石油重镇(《历史最大供应中断事件过后,它浮出水面!对原油市场的控制让人胆寒》),而我国也努力地巩固自己的能源安全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仍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对于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来说,相比于胁迫,诚意满满的合作共赢显然更受欢迎。 近期被市场忽略的供需因素 沙特油田遭遇袭击一度导致石油日产量减少570万桶,但本周最新消息称沙特阿美已提前恢复原油产能。之前市场一度预期,全面恢复产能的时间可能需要长达数月时间,尽管市场上仍有不少机构认为沙特恢复产能的表态完全是出于政治立场,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恢复。但作为官方表态还是令看多油价的人士感到沮丧,对原油价格压制作用明显,目前油价已经基本回吐了遇袭事件之后的涨幅。但同时月差结构显示,当前原油市场供应偏紧局面非常清晰。OPEC+减产协议基调下,当前原油市场不存在过剩压力。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是美国原油市场开始进入季节性累库阶段。根据最新一期报告,美国截至9月20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增加241.2万桶,而预期是降低27.6万桶,这也打击了市场情绪。后续需密切关注的是库存变化,是否持续超预期累库,这对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影响非常关键。 进入四季度,美国原油产量的最后冲刺阶段表现将格外引人关注,贝克休斯公布的最新一期数据显示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连续第10个月下降,为历史上最长连续下降。美国至9月27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降至713口,为2017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目前时点美国1250万桶/天的产量按目前的油价和钻机数量发展趋势来看,想要最后一个季度冲至1300万桶/天应该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今年以来美国钻机数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受益于技术进步和页岩油生产效率的提高,截至9月底美国原油产量仍较年初增长了70万桶/天。但目前大部分机构的观点更倾向于钻机数下降导致产量增速放缓,甚至下降。 尽管供应端相对压力较小,但市场忧心忡忡的是今年不断下调的原油需求展望。目前已经从年初的140万桶/天增量,年中下调到了120万桶/天,而9月份进一步下调到了100万桶/天,年末仍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明年的预期需求增量也低于100万桶/天。不断走弱的全球经济让人们对原油需求前景担忧,尤其是原油需求增长贡献度仅次于中国的印度今年经济突然失速,汽车销售及成品油消费均出现了明显的降速。中国在大连恒力和浙江石化投入运营的背景下,今年需求仍然是原油市场增量的绝对贡献主力,但若不出意外,随着明年开始新投产的炼能明显减少,原油需求增量必然将出现大幅下滑,这种需求端的不振,也是困扰市场油价的重要因素。 尽管如此,三季度原油加工产业表现却让人惊喜。9月份美国、欧洲成品油裂解差表现尚可。中国市场看,成品油市场的供需错配叠加季节性旺季因素,中国炼油加工利润在9月份进入利润丰厚的“蜜月期”,良好的加工利润和需求让中国的炼厂开足了马力,主营炼厂开工率几乎刷新5年来高位,而地方炼厂开工率也处在相对高位,作为最大原油需求增量国的中国旺盛的需求对原油需求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谨慎仍是主流观点 过去的2个月内,总体来讲代表专业机构的基金持仓持续处于振荡攀升中。但从增量和节奏来看,过程中充满着犹豫。最新一期的CFTC持仓报告显示截至9月24日过去的一周时间内净多头小幅减仓2943手,这些专业机构对后市的评估显然是并不看大跌,但也并没有很乐观的预期。而且随着油价运行处于收敛结构中,投机资金参与兴趣明显不高,总体持仓处于一年半以来的低位。 总体来讲,目前原油市场处于一个对于多空双方来讲都难以取得压倒性优势的阶段,后续的中美贸易演绎以及美国产量四季度的表现对原油市场仍将有较为关键的影响,而沙特产能恢复到底是否真的如官方公布那样,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显现真相。中东地区的地缘动荡将持续困扰市场。总之,当前阶段能够引爆市场的地缘因素升级失控概率较小,但油价并不缺乏引发短期大幅波动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