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y Info
党员天地
协会动态
行业动态
市场资讯
党员天地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员天地  
 
坚守信仰 牢记使命
 
2017-09-01    
 

 党校不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和理论工作者,是党校事业继往开来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校发挥好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和决策咨询职能的关键所在。在最近几期的《学习时报》的“党校人风采”栏目上,我们看到了韩庆祥、柳建辉、戴焰军等新时期党校教师的风采,他们在治学为人中既体现出知识分子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展现了党校教师坚定的信仰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作为学者,他们本着“为学贵精”的信条,长期不懈的致力于学术研究,是各自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作为党校教师,他们热爱并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用自身鲜明的教学风格、良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学员和同行的尊重和好评。他们在治学从教过程中,不但继承了老一辈党校人的优良传统,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了新经验、展现出新特点。

 坚持党校姓党,牢记党校教师的身份。对于党校教师来说,要想治学从教守正道,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份有明确的认识,然后遵循正确的身份定位开展教研活动。党校的定位决定了党校教师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说,党校不是一般学校,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一般学生,这样的不一般,对党校师资的要求也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决定了党校教师首先要把党校姓党坚持好,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对于这一点,栏目中的几位老师都深有感受,并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堪当表率。“党校科研遵循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集政治性与学术性于一体,以政治为‘里’,以学术为‘表’,强调表里如一。”这是戴焰军老师为年轻教师指点迷津时指出的首要原则。“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是柳建辉老师反复强调坚守的学术信条和工作追求。党校姓党,课上课下都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党校又是一所“学校”,老师不能就政治讲政治,要用学术讲政治,要对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学理阐释,讲出“所以然”。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导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在几位老师的教学中表现得极为突出。比如,韩庆祥老师十分注重运用哲学思维解疑释惑,提升学员的领导能力,擅长用逻辑的力量,引导学员感受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独特魅力。

 坚守信仰,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长期以来,中央党校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集聚了一批各领域的专家。但无论置身哪一门学科,从事哪一个领域,都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因为,党校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党校必须引导和促使学员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提高理论素养、提升领导能力,必须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净化“噪音”“杂音”。陈先达先生说,凡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立足实践、面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时代面对的问题和以不同方式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而奋斗。这在几位老师的身上鲜明地体现出来。比如,韩庆祥老师认为,党校的学术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央党校学者首先应打好的基础,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根本基石。他长期致力于向学员传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之道,帮助学员寻找解决问题的“总开关”;致力于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以有力回击错误思潮。刘建飞老师常讲,党校学者担负着咨政建言和思想引领的使命,要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从国家利益和国家总体对外战略出发,实事求是地阐明观点。他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高层决策提供咨询与理论支持。邱耕田老师在研究上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关注和思考社会发展问题。他认为,这样不仅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生命力,还能深刻准确地体认纷繁复杂的发展现象。

 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党校教师队伍需要“江山代有人才出”,几位老师都无一例外地关心支持年轻人的成长,毫无保留地传授治学经验,竭尽所能地创造成长机会。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在他们的影响下,青年教师中也形成了见贤思齐、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老一辈学者的带路,有年轻一代的努力,党校事业一定会薪火相传、顺利前行,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和思想理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上海市浦东新区石油制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08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21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