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全过程,为做好我国新时代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提升随之有了新的期盼。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是什么?在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的同时,要统筹做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人居环境等各方面民生的保障和改善。 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问题?一句话,靠发展!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老百姓的民生挂在心上,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解人民所忧,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怎么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政策角度讲,新增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要向农村倾斜,社会建设公共资源要向农村投放,基本公共服务要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力量要下乡支援农村,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力,努力让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什么地方入手?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立足国情、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循序渐进。要注意引导舆论的思路,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不可能包打天下,不能作过多过高的承诺,要多做雪中送炭的民生工作,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从长远来讲,要通过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异较大以及制度碎片化的问题。 民心连着党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各项民生工程落到实际工作中就是一件件民生实事,必须一抓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只有以这种钉钉子的精神接续奋斗,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