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毛泽东曾说:“不能用粗暴的方法,不能下大雨,要像下小雨一样才能渗透进去。”这对我们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植于党员干部心田很有启示价值。 打铁必须自身硬,什么时候我们党自身坚强有力,党和人民事业就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再到这次分两批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是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主题教育是党性锻炼的大课堂、大熔炉,既要“润物细无声”,还要“良久有回味”,在触动“心灵之弦”时入脑入心,在“直抵人心”中实现自我革命。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思想政治教育犹如空气一般,虽没有固定的章法模式,但无处不在,开展教育最需要的是和风细雨,最怕的是疾风骤雨。毛毛雨,温和细腻持久,能悄无声息浸入大地,渐渐与之交融,地面在一呼一吸之间就渗透下去。而疾风骤雨,雨势过急过猛过快,不仅来不及下渗,还会因剧烈冲刷地表而形成隔断层,发生径流,阻滞雨水渗入地下,甚至出现雨过地皮湿,根本吸收不了的现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对标对表,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讲究精细作业的“精准滴灌”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解决思想根子的问题,坚决防止出现“上热下冷”“大水漫灌”“流于形式”等现象,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人的思想是软的、活的,做人的工作最忌生硬和死板。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单位开展教育,喜欢上大课、搞演讲、写心得体会等,紧锣密鼓一哄而上;有的很长时间悄无声息不作为、没动静;有的搞“一刀切”“一锅煮”,多是形式主义的说教,缺少实实在在的载体;等等。从总体上看,这是典型的任务式思维,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该抓的教育都抓了、该写的体会也写了,实际效果却浅尝辄止、大打折扣。暴雨来得急去得快,小雨却一点没下。如此搞主题教育,难免偏离方向、误入歧途。 立物易,立心难。开展主题教育既要有基于共性的倡导,又要有针对个性的引导,在细微处下实功夫,于无声处见真功夫。“水到”自然“渠成”,要根据党员干部具体情况,采取他们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学习活动为载体,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经受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的洗礼,见贤思齐、化风成俗,回首出发的“原点”,对标“出发时”的信仰信念,静下心来,好好学一学、想一想、悟一悟,把理论上的问题搞明白,把思想上的困惑搞清楚,真正打开心灵的窗口,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柔中带刚”,而不是强迫灌输、使蛮劲用蛮力。唯有“润物无声”,在深化消化转化上见成效,才能有效感召人、影响人。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微”至则“根”深,不重视细节的教育,就无法夯实思想的根基。找准直抵人心的切入点、契合点,像下小雨那样“细雨滴润”,在潜移默化中铭记初心、纯洁党性、增强本领,在循序渐进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培养革命精神,就一定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