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24个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在国家物流骨干网络的关键节点,启动第一批15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成本高企,加快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实现物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我国物流业‘硬件’和‘软件’都需得到大力发展和完善,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是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水平,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汤烫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意见》指出,要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公铁、铁水、空陆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转运场站和“不落地”装卸设施等的投入力度,提高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和货物快速换装便捷性,破解制约物流整体运作效率提升的瓶颈。推动具备条件的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加强入港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短板建设,支持铁路专用线进码头,打通公铁水联运衔接“最后一公里”,实现铁路货运场站与港口码头、前方堆场等的无缝衔接。 刘英表示,引入社会资本对物流行业进行提质增效补短板是多赢之举,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迫切需要。 刘英还指出,我国物流业标准化程度低,对于跨地区、跨行业系统化运作的物流业而言,标准化程度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能否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这对于发展我国先进制造业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建设高质量的物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构建高标准全球绿色供应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