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黄浦区的百年外滩,中国金融业滥觞于此,曾是远东第一的金融街、世界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 而今,上海外滩在全面推进“第一立面”(即临江建筑群)功能置换的基础上,同步启动了“第二立面”(即非临江的外滩建筑群)功能置换工作,以传承金融文脉,汇聚全球资源,打造世界级金融地标。 全力打造“三中心” 早在百年前,全球金融巨头在外滩汇聚,上海乃至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在此诞生。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正式提出加快规划和建设以“一城一带”(即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集聚带)为核心的金融集聚区。黄浦区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以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为核心,围绕新业态、新业务、新领域、新力量、新技术,聚焦发展“新金融”,全力打造“三中心”,即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 经过近十年的深耕,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成效明显,金融机构集聚度持续提高,金融业贡献度不断攀升,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目前,黄浦区有持牌金融机构580余家,金融、类金融机构3000余家,实现了金融机构的多类型、全方位、立体式的集聚。上海12家金融要素市场,5家在黄浦,包括对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意义重大的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跨境双向人民币支付结算系统CIPS、上海票据交易所等。2017年,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实现总税收137亿元,达到全区总税收的21%。 “扩增量”“盘存量” 作为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的物质载体,黄浦区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对2.6平方公里、4.8公里岸线范围按照“一轴三段”(老外滩地区、十六铺地区、董家渡地区),分别明确功能定位和实施策略。 随着外滩金融集聚带的蓬勃发展,商务楼宇紧缺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外滩沿江区域以其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金融机构追捧的“香饽饽”。 近年来,黄浦区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扩增量”,滚动推进南外滩地区开发,加快新建商务楼宇产出,外滩SOHO、外滩金融中心等一批标杆性楼宇有效带动了一批高能级金融机构集聚;另一方面“盘存量”,按照“重塑功能、重现风貌”的理念,有序推进老大楼置换,上海清算所入驻北京东路2号,中国银行回归百年旧址汉口路50号,外汇交易中心中山东一路15号总部改建完成。 启动“第二立面”功能置换 随着外滩金融集聚带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一些全国性的金融要素市场和功能性机构迫切希望回归外滩,很多国外金融机构积极布局中国时也把外滩视为首选地。为此,黄浦区在全面推进外滩“第一立面”(即临江建筑群)功能置换的同时,同步启动了“第二立面”(即非临江的外滩建筑群)功能置换工作。 黄浦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满足众多金融机构对办公场地的需求,为优质金融资源集聚提供载体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承外滩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推动外滩滨江地区与腹地地区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的功能转型和品质提升。 据了解,黄浦区与久事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外滩源二期等“第二立面”置换重点项目。在具体实施中,注重落实最严格的历史风貌保护要求,坚持“整体保护、积极保护、严格保护”的原则,对老建筑逐一开展深入细致的基础资料调查,查清建筑结构、建筑区位、历史图纸、历史照片、现状图纸、现状照片、改造记录、修缮意向等基础信息。在此基础上,明确保护要求,制定针对性的修缮保护和功能置换方案,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确保历史风貌得到切实保护。 坚持“五看五从严” 作为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发展的先行区,黄浦区始终将风险防范放在突出位置,坚持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在企业引进服务中,坚持“五看五从严”,即看企业股东背景、看经营团队、看运营方案、看盈利模式、看风控措施,对虚拟注册、异地经营、经营内容含糊、股东承诺不到位、租赁合同不规范等五种情形,一律从严把关。 在企业存续经营中,黄浦区依托全市新型金融监测预警平台及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联合第三方征信机构专业技术力量,积极研发建立本区类金融企业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区类金融企业风险监测系统,建立“一企一档”,按照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 同时,通过区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处置的部门联动,不断提高风险处置效率,确保不发生有较大影响的金融风险事件。 据介绍,今后几年,黄浦将紧跟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全国性金融基础设施和功能性平台服务高地、新金融集聚高地、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普惠金融示范高地、金融服务金融文化综合生态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