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
协会动态
行业动态
市场资讯
党员天地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场资讯  
 
央行刊发工作论文:2016年GDP增速预测维持在6.8%
 
2016-06-12    
 

 央行网站68日刊登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人的工作论文指出,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外经济和政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内需来看,国内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有所加大,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加快,但民间投资仍然疲弱。从外需来看,国际组织数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我国外贸增速明显低于预期,出口可能继续面临下行压力。

 据此,论文对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年度指标预测进行了更新,在维持对2016年全年GDP增速为6.8%的基准预测不变的同时,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上调为11.0%,出口增速预测下调至-1.0%CPI涨幅预测上调为2.4%

 维持2016GDP增速为6.8%的基准预测

 与半年前的预测相比,此次论文维持2016年实际GDP增速为6.8%的基准预测不变,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上调为1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预测下调为10.7%,对出口增速预测下调至-1.0%,对进口增速预测下调至-3.2%。贸易顺差与GDP比例的预测略微下调为5.1%,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例预测值维持2.8%不变。

 论文指出,导致上述预测调整的影响因素较多。从支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复苏;第二,工业企业利润有所恢复,下半年制造业投资有望企稳。

 “宏观条件的变化会在今后一段时间继续发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论文指出,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财政赤字率目标提高至3%,比去年实际决算赤字率增加了0.6个百分点。财政赤字规模的上升意味着财政政策稳增长力度的加大,有助于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和降低企业税负。

 从金融领域来看,从2015年一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实际利率下降了1.35个百分点。论文认为,由于实际利率的变化,实体经济所面临的货币条件有所改善。

 论文同时提及几个可能带来经济下行压力或风险的因素。第一,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弱于预期,对我国出口构成下行压力。第二,多种因素可能对消费增长形成干扰。第三,如果信用利差上升过快,可能对融资产生负面影响。

 全年CPI涨幅预测上调至2.4%

 综合考虑近期及未来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走势、宏观政策的滞后影响和产出缺口变动等因素,论文将2016CPI涨幅预测上调至2.4%,同时维持全年PPI下降1.8%的预测不变。

 论文指出,影响物价涨幅预测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国内食品价格变化推动CPI短期上升。年初以来,受猪肉供给和低温、寒潮、暴雨等天气因素对蔬菜供给的影响,CPI中食品价格涨幅较大。4月份,猪肉和鲜菜同比分别上涨33.5%22.6%,比去年同期分别高出25.2个和15.4个百分点。

 论文认为,尽管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幅度有所缓解,但猪肉价格涨幅还在进一步扩大。即使随着猪肉及蔬菜供给的改善,下半年食品价格对CPI的拉动效果逐步减弱,全年CPI涨幅也会明显高于原先预计。

 此外,论文指出,PPI环比回升将逐步对CPI产生拉升作用,去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价格的回升会在一定的时滞之后通过推高实际与虚拟租金等渠道影响CPI的涨幅。

 房地产投资增长能否持续存不确定性

 自20155月开始,百城住宅价格指数、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都开始止跌回升。从房价上涨范围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也明显增多。同时,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企稳回升,2015年全年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6.5%14.4%2016年前4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4月的同比增速已分别加快到44.1%59.8%

 由于房地产销售仍保持快速增长,开发资金到位情况继续改善。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出现显著反弹。考虑到去年的低基数因素,论文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有望保持,但能否持续较长时间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

 近期,部分一二线重点城市由于房价上升过快,已经开始收紧限购政策或加大限购政策的执行力度。论文指出,这将导致这些地区销售降温并对投资产生抑制作用。此外,许多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仍然高企,当地开发商对投资前景仍十分谨慎。另外,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下降趋势,意味着未来购房需求增速会呈现逐步弱化趋势,这些都是制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中长期可持续性的因素。

 企业去杠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对于我国企业的杠杆率水平,论文指出,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非金融部门债务总水平(包括企业、政府和居民负债)与GDP的比例仍在可控区间,但企业部门债务水平却明显过高。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债务总水平占GDP的比重为247%,低于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但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却高达166%,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的水平。论文认为,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的攀升也是最近几年整个经济体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看,企业去杠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论文强调,从国际经验来看,去杠杆一般要经历6年至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且一般需要一个经济逐步复苏的周期。

 对于去杠杆可以采取的方法,论文指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举措本身就是中长期的,减税也需要累积许多年才能看到一定的效果。相比之下,“债转股”、清理“僵尸企业”等方法可能在中短期看到效果,但效果是否显著取决于各类改革的力度和部门间的协调。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上海市浦东新区石油制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08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21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