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
协会动态
行业动态
市场资讯
党员天地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场资讯  
 
上半年GDP增速7% 中国经济最黑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2015-07-16    
 

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此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0.4%。

国家统计局表示,二季度主要指标增速企稳向好,国民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增强。国务院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称,中国经济下半年稳定性料增强。多家机构认为,下半年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6月份多项数据均出现积极变化。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比5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88%。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48亿元,同比增长0.1%,1-5月份为下降1.6%。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02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1-5月份为下降0.2%。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6%,5月份该增速为10.1%。

统计局表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曲折缓慢,我国经济回稳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在二季度企稳,但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目前仍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经济结构正在改善。

民生证券最新点评称,全年来看,由于前两个季度占比只有45%,能否保住7%还要看下半年。目前看压力不小,一方面房地产下行、制造业产能过剩、出口增量有限的中长期背景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依然有下行压力,另一方面,6月股灾后牛市预期受到影响,IPO放缓,交易萎缩,这些都会影响金融业对GDP的拉动,而这是上半年回升的主要力量。所以,要达到7%的目标,下半年的稳增长还要继续发力。

民生证券认为,稳增长的思路逐步从加“水”转向加“面”,边际上对市场流动性的刺激作用有所减弱,再加上发改委保在建工程等系列稳增长措施,实体信用萎缩的情况有所缓解,下半年宏观面对牛市的支撑力可能弱化,全局性疯牛难现。但考虑到居民从不动产到金融资产的重配以及改革转型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市场依然不缺乏结构性的机会。

此外,央行最新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狭义货币(M1)余额35.61万亿元,增长4.3%,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6万亿元,增长2.9%。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8.7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31.83万亿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6.56万亿元,同比多增5371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1.09万亿元,同比少增3756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81万亿元。

李克强十天六谈经济:二季度缓中趋稳

7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中法工商峰会并致辞时说,中国经济上半年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先行指标趋势向好;

3日会见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时指出,中国经济上半年总体平稳,尤其是5、6月份以来,反映增速向上、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积极因素增多;

6日会见出席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的全体代表时指出,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

7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近两个月我国经济发展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财政货币政策持续显效,发展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有信心、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7月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指出,有能力有信心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努力使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继续保持向好势头。

7月10日,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则释放出二季度经济“缓中趋稳”的信号。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处于合理区间,许多指标出现回升势头,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增强,有效提振了各方面的信心。

据了解,河北省长张庆伟、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辽宁省长陈求发、江苏省长李学勇、河南省长谢伏瞻、广东省长朱小丹、四川省长魏宏和陕西省长娄勤俭在座谈会上汇报了上半年本省(区)经济走势,并提出下一步建议。其中汇报的情况有几个不约而同的结论:二季度比一季度好,下半年预计比上半年要好。李克强称“这与相关部门提供的情况大体一致:二季度我们的经济开始稳中向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趋好势头。”

经过对各地多个数据比较,李克强表示,之所以说二季度经济形势比预期更好,不仅因为GDP增速、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都有所回升,还因为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稳定并小幅回落、居民收入增速仍然“跑赢”GDP增速。

下半年促项目开工加快投资步伐

在国务院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之前,地方已经提前行动起来。媒体报道,7月13日一天,就有河北、湖北、江苏、江西、辽宁、河南、四川等省份召开省委或者省政府会议,专题分析上半年经济,部署下半年稳增长措施。此前北京、山东等地已召开了相关会议。综合上述各个省份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研判,普遍的结论是一些指标在二季度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企稳态势成立,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良好;同时,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主要反映在工业增速低位运行,投资增速放慢。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地方普遍认为需要加快投资的步伐。江西省政府认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仍未根本缓解,部分传统产业和企业效益下降。四川省政府也认为,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地区间走势分化明显,工业稳增长基础不牢固,投资稳增长后劲乏力,服务业稳增长动力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

四川提出要抓紧包装策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河北提出要多上大项目、多上好项目,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力促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下半年投资能否进一步加快,在于新开工项目资本金的到位情况。在地方财政收入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放宽了城投企业债发行条件,比如专项债券不与地方政府债务率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挂钩。相关措施有利于为增加地方融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提供资金来源。

把脉经济形势:已探底,环比回升可期

目前下半年经济形势有所回暖已成为多方研究机构的观点,原因是今年初以来陆续推出的稳增长措施有望助推三季度经济有所改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按照规律,一般是利率见顶以后9个月,前一段宏观政策的效应才会显现出来。范剑平指出,去年9月份以后整个利率水平开始下降,到今年7月份这种政策效应会得到显现,稳增长的形势会发生积极变化,其他一些政策,包括房地产政策的微调,降税、清税政策发生作用。

国泰君安任泽平团队指出:经济初显探明底部,受益于基建发力和地产回升。剔除水分之后真实的GDP增速在5%-6%左右。工业生产低位略升,重化工业反弹。消费名义和实际增速回升,受益于地产回暖。

预计下半年经济呈L型低位探底,但企稳基础不牢,尤其需评估股灾影响、地产回升可持续性、稳增长政策效应衰减、美联储加息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货币政策仍需宽松,毫不松懈地推进改革释放活力。慎勿以为下半年经济回升,货币政策过早转向(6月货政向市场给出的信号不明确),实体经济雪上加霜。

方正证券认为:一系列经济数据都出现了一轮边际回升。本轮经济复苏脉冲的源头在于地产销售脉冲。6月工业好于基于高频数据的判断,中游表现独立于上游及公用事业可能是一个原因。FAI中制造业投资依然徘徊,但基建、房地产均呈现回升态势。消费进一步回升,但耐用消费呈现的趋势性并不强。经济复苏脉冲所带来的一个逻辑影响是政策二阶拐点出现,资产重估上半场终结,盈利对冲估值是下半场的一个现实逻辑。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预计,未来2到3个月,经济活动增速有望进一步企稳,并于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受益于今年4、5月份以来货币政策的持续放松,GDP环比增速的回升有望在三季度最为显著。

瑞银报告指出,更务实的稳增长措施有望助推三季度经济环比改善。过去一个月稳增长措施继续加码。更多务实的措施陆续出台、推动PPP 项目加快步伐。随着地方财政边际上松绑、货币传导有所疏通,预计三季度环比增长势头有望更明显地回暖。

下半年货币政策形势预判:仍有调整空间

民生证券认为:稳增长的思路可能会有所调整。从货币政策看,前期连续的降准降息已解决银行间流动性,下一步央行的宽松将更加重“质”而不是“量”,主要是通过降准、定向宽松(PSL、再贷款)等方式降低长端利率,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的传导渠道。从财政政策看,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下滑依然是最大束缚,下一步主要是通过加快PPP项目签约和城镇化基金扩容来解决融资问题,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将明显回升。

申万宏源认为:数字好于预期,但内生增长动力仍弱,企稳回升仍需政策扶持。预计宏观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1、货币政策:稳汇降息降准。基于年底CPI到2%的判断,降息空间不大,政策宽松主要体现在降准150个BP以及定向操作;人民币有贬值压力,但实际贬值可能不大,中间价将在6.1左右维稳。人民币继续冲刺SDR货币篮子,资本项目对外开放会进一步加快。2、财政政策:增支减税,盘活存量,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盘活财政存量的安排有望推动基建投资的回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下半年总体经济运行可能略好于上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偏松,进一步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降息空间较小,降准可能会有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调低。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认为,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至少有一次降息和若干次降准,货币政策不会转向。中金公司认为,今年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信用扩张不少与股市相关,一旦股市降温,未来信用扩张会进一步受阻,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M2增速可能进一步走弱。在人民币汇率不能明显贬值的制约下,货币政策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是通过引导中长期实际利率下行来刺激经济回升。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上海市浦东新区石油制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08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21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