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16日获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业内人士指出,《行动方案》从居民增收减负、扩大高质量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而精准的消费提振举措,有助于全方位提振消费市场发展,更好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据悉,《行动方案》旨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记者注意到,此次《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置于首位,明确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多方面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颖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行动方案》通过稳就业、提收入、减负担等政策夯实居民消费能力,有望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也表示,《行动方案》中“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与“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抓住了促消费的核心要点。 “从具体举措来看,民生领域成为此次政策发力重点,包括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强化教育医疗养老支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只有系统性解决‘后顾之忧’,才能更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此外,此次《行动方案》还强调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这对稳定企业信心、保障居民收入来源十分重要。”刘春生说。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专门强调了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到“多措并举稳住股市”“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等举措。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表示,从工资收入方面提升居民收入需要更长期的政策支撑,而财产性收入则是短期内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发力点。“结合过往经验来看,财产性收入可以显著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同时对比其他国家情况,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占比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此次《行动方案》出台正逢其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高质量供给,《行动方案》提出“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聚焦医疗、养老、文旅、汽车等领域,扩大优质消费服务与消费产品供给。 张颖熙指出,银发消费、国货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兴领域是未来消费升级的重点方向。“从目前的市场供给来看,消费短板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有效供给不足。比如医疗领域,康复医疗的供给不足,养老领域的床位缺口还较大等。此次《行动方案》围绕相关领域作了详细的部署,有望推动消费市场进一步完善。” 产业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支撑。抓产业创新,既要焕新升级传统动能,也要加快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政策引导下,“加大力度”成为今年国资国企向“新”而行的关键词。黑龙江省国资委表示,抢滩布局战新产业,力争到2025年底战新产业投资和营收占比均超过20%,较2022年营业收入实现倍增。贵州省国资委提出实施战新产业培育壮大攻坚行动,力争2025年战新产业营收增速突破10%、投资占比突破18%。 不过,发展战新产业并不是“一种模式”,也不能“一哄而上”。记者注意到,国务院国资委在此次部署时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多种模式推进”。 甘肃提出强化特色优势产业牵引带动作用。“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数据信息、中医药、文旅等战新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布局氢能、低空经济、核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支撑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甘肃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吴万华介绍说。 记者从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公司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实行投资与资本运作相结合,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等布局,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营业收入、营收占比分别增长462%、27.6%、5.3%;2025年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在2022年基础上提高9个百分点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