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将进一步加大。7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释放了政策强信号。 支持科创板、北交所 优化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无论从科创主体的角度,还是从企业发展不同周期的角度看,对金融的需求、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各有不同。作为资金供给方,应该聚焦短板弱项,发挥自身优势,尽可能地满足科创型企业及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需求。 张青松表示,要推动科创型企业贷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不断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进一步发挥保险和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作用,不断优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统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 针对科创型企业贷款,张青松表示,我国是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金融供给模式,银行是提供科技资金的主力军。中国人民银行要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从管理机制、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针对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张青松提出,畅通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全链条,加强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型企业的金融供给;鼓励更多科创型企业进行再融资和并购融资,希望银行为并购融资活动提供更多信贷支持。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科技部将与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共同加强科技、金融、产业等领域政策协同、资源对接、信息共享。同时,共同推动这些政策在地方落实。科技部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将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政策信息,促进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 为进一步支持引导资本市场敢于投早投小,吴朝晖表示,针对前沿研究、成果转化等创新环节中风险投资介入不足等问题,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在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加强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入到关键技术领域和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另一方面,支持科创板、北交所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更加精准地增强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可得性,提升资本市场“硬科技”底色。 采取“股贷债保” 联动综合支撑体系 科技型企业前期投入高、不确定性强,且往往不具备可抵押资产,导致金融机构对其进行资金投入时相对审慎。 张青松表示,股权投资是满足初创期科创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时要采取“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一是多方面拓展创投基金的中长期资金来源;二是引导创投机构加大投早投小力度;三是不断丰富创投基金的退出渠道;四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初创期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按照商业化原则投资创投基金。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发与创投特点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张青松说。 就丰富创投基金退出渠道,张青松表示: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上市融资效率;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扩大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范围;活跃并购市场,在创投基金退出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张青松还表示,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初创期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调动投贷两方面积极性,在贷款过程中附加一些股权投资条款,如果成功就能获得更高收益,以高收益弥补贷款损失,实现银行信贷资金可持续发展。 “股权融资在扩大初创期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负责人牟淑慧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部门协同、政策联动,持续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 金融支持 科技创新强度水平持续提升 近年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据张青松介绍,科创金融制度和市场体系持续健全,科技型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功能明显增强,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进一步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稳步推进。 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5%,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较高增速;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余额约4500亿元,超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近14万亿元。 “在各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吴朝晖表示,截至6月末,科创板上市企业542家,总市值达6.72万亿元;北交所上市企业204家,总市值超2668亿元。在金融的助推下,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正在蹄疾步稳地向建设科技强国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