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1月至6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7%。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5%,环比下降1.1%。上半年,PPI比上年同期下降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总体来看,6月份消费市场运行基本平稳,CPI环比略有下降,同比持平;PPI环比、同比均下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6月CPI同比持平,背后是在市场供给充分的同时,消费修复力度整体较为温和。这意味着当前政策面具备加大促消费力度的条件,迫切性也较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当前居民消费信心仍有待提升,在政策上应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力促内需企稳回升。 CPI同比持平 高温天气对CPI形成一定支撑 整体来看,6月份CPI环比略有下降,同比持平。当月蔬菜、服务业价格上涨,猪肉价格继续走低,原油价格继续放缓,国内居民消费品市场供给充裕,消费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从环比看,CPI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在食品中,受高温、降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3.4%转为上涨2.3%;其他食品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大部分下降,其中,鸡蛋、鲜果、猪肉和水产品价格降幅在1.2%至2.6%之间。 非食品价格微降。其中,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能源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另外,受“6·18”商家促销活动等因素影响,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服务需求持续恢复,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 从同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在食品中,鲜菜、薯类、鲜果和禽肉类价格上涨较多,涨幅在4.3%至10.8%之间;猪肉价格下降7.2%,降幅比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 受访专家认为,6月份受高温天气影响,以鲜菜为主的食品价格对CPI形成了一定支撑,CPI同比由上涨转为持平,主要是由于当月猪肉和成品油价格下跌,抵消了菜价上涨带来的影响。“这是受消费淡季和供过于求带来的猪价降幅扩大、服务价格涨幅回落以及PPI传导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所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同时,温彬分析认为,6月份耐用消费品需求较弱,反映居民消费信心仍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全球气候反常,需要防范极端气候对食品、能源等商品供给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物价情况与需求复苏进程相匹配,也与国内市场供给充裕有关。后续宏观政策重心继续偏向促消费与内需恢复,但政策需要兼顾内外均衡,加强协同,突出有力和精准,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平衡发展。 展望未来,专家认为,食品项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或存在上涨的空间,而在暑假加持下,非食品项需求尤其是服务需求将持续修复。从趋势看,国内工业部门整体去库存进入尾声,供需缺口朝着收窄方向发展,我国通胀可能会在下半年逐步趋稳回升。“今年以来,我国CPI同比持续走低的主要因素是食品项降价、非食品需求恢复偏慢。我国货币供给量充足,经济处于修复阶段,已部署的政策工具对稳经济、稳预期的作用将继续释放,未来CPI有望逐步回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PPI继续下降 专家预计PPI同比将逐步改善 “6月份,受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PPI环比、同比均下降。”董莉娟分析称。 从环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其中,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继续回落及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2.6%、1.6%、0.8%。煤炭、钢铁供给量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4%、2.2%。 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价格上涨,其中,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0%,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4%,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价格上涨0.2%。另外,电力生产中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价格分别上涨2.6%、1.4%。 从同比看,PPI下降5.4%,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石油、煤炭等行业价格继续回落影响。 总体来看,近期海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工业品消费需求较为疲弱,房地产市场有待提振,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均走弱,导致6月份PPI继续下降。 专家分析称,6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扩大,主要受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拖累,但从趋势看,6月PPI同比基本触底,预计后续PPI同比将逐步改善。接下来,关键还是促进需求稳步恢复,继续落地政策帮扶,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PPI的持续通缩是建立在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国际原油及国内煤炭等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冲高基础上的。”王青表示。高基数是当前PPI持续处于通缩状态的主要原因,而需求端拉动力不足则是PPI同比跌幅超预期的重要因素。 “6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6.5%,降幅大于出厂价格1.1个百分点,且剪刀差连续3个月扩大,反映目前价格下行压力仍在上游,有利于中下游工业企业盈利改善。随着去年基数效应开始转向,未来PPI跌幅有望收窄。”温彬表示。 王青分析称,下半年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高基数效应将明显减弱,再加上国内新一轮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起效,经济修复将带动上游原材料和工业品需求改善,7月起PPI同比跌幅将持续收敛并有望在四季度同比转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PPI下降能够减轻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有利于经济修复。数据显示,5月份包括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中下游制造业企业利润已普遍有所改善。“我们需要对国内经济恢复进程多一点耐心。”受访专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