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
协会动态
行业动态
市场资讯
党员天地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场资讯  
 
“十四五”时期就业形势发改委有信心保持稳定
 
2021-08-31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以下简称《规划》)。3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展望“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杲表示,虽然未来一个时期在促进就业方面还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以及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还是有信心能够使就业保持稳定态势,从而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牢固的基础。

 “四个注重”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高杲介绍,《规划》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主要目标,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的促进就业重点任务,对“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推动今后一个时期就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指引。

 “《规划》共10部分、28条,分为三大板块。”高杲表示,第一板块重点阐述了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部署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第三板块主要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

 总体看,《规划》体现了“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这次《规划》在深入研判“十四五”时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成为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并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改善劳动力要素质量。

 二是注重政策的协同发力。《规划》把保障就业放在宏观政策的首位,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和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加强与其他各方面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

 三是注重社会大众关心的重点领域。《规划》围绕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劳动报酬、改善就业服务、保障劳动权益等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

 四是注重解决长期性趋势性问题。《规划》聚焦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对未来一个时期劳动力供需产生较大影响的长期性、趋势性问题。在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加强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跟踪研判和协同应对,提升劳动者智能化技术通用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甚至是突破性的措施。

 “《规划》的出台实施将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不断开创就业工作的新局面,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杲说。

 “十四五”时期“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

 促进更加充分更加高质量就业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高杲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具体到就业领域来讲,矛盾和问题也会比较多,一些看得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还会不断出现。

 首先是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其突出表现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甚至可能出现强化。“就业难”主要体现在部分劳动者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变化,求职和就业难度加大,比如说高等教育人群规模不断扩大,但教育培训模式、专业设置可能与市场需求存在不够契合的问题,所以可能出现一些高学历、低技能的结构性矛盾。另一个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大龄劳动者数量增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他们的就业难度也会加大。

 同时,又存在“招工难”,特别是近一段时期,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为进出口贸易服务的行业,普工、技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比较明显。实际上我国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高技能人才甚至要达到2倍以上。目前全国技能人才的总量占比不断提高,但是从庞大的劳动力人口结构来看它的比重还是偏低的,现在还不到30%。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技能人才总量占比能够达到70%80%。“十四五”时期,预计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高质量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更加尖锐。

 高杲表示,从总量上来看,城镇就业压力也仍然存在。未来一个时期,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预计每年将超过千万人。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仍然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任务还是很艰巨。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新冠疫情影响还在持续。从国内来看,经济恢复的均衡性和协调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服务业、消费领域、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大,内需持续恢复发展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此外,劳动领域政策制度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匹配的问题。劳动力和人才的社会性流动渠道依然不够顺畅,就业政策服务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别,灵活就业人员、大龄和妇女劳动者等劳动权益的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针对上述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确保“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三方面助推制造业就业高质量发展

 高杲指出,制造业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制造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总体来看,制造业用工当前确实比较紧张,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国家在《规划》中对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以及促进制造业就业,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作了专门部署。”

 首先,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包括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疫情期间出台了很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措施,之前行之有效的措施还会进一步延续。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还要做一些充实和调整,在提高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同时,提升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增强制造业对年轻人就业的吸引力,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制造业领域技能型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新模式,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链,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打造更多制造业就业新增长点。

 二是针对制造业结构性就业问题,要强化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培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深度融合。这次《规划》里强调要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创业链与培训链的有效衔接,而过去往往讲的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这种有效衔接,现在产业在升级、创新在发展,人才培养要跟上,要突出高技能人才培训、急需紧缺人才培训,同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快重点领域急缺紧缺人才的培养,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企业的用工服务,包括健全重点企业用工的常态化服务机制,以及劳动力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协同,针对一些带动就业能力强、用工规模大的重点企业,要建立公共就业服务联系制度,设立就业服务专员,实施定点服务,同时通过广泛开展专场招聘、劳务协作等多种渠道,帮助解决制造业用工问题。在促进制造业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同时,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上海市浦东新区石油制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08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21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