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全球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显著。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 “协和万邦”“天下大同”,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追求,也是中国一以贯之的胸怀与担当。《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指出,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上好日子,也希望其他国家人民过上好日子。为此,中国将与各国加强互利合作,促进交流互鉴,弥合发展鸿沟,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共同发展之路。 搭快车:共享发展红利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白皮书指出,一些国家越来越富,另一些国家越来越穷,世界不可能长久太平、持久繁荣。因此,中国坚持推动更具包容性的开放合作,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自身利益和他国利益,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再平衡,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更多民众。 “目前,全球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巍向本报记者指出,中国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对外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首先需要资金,中国的投资给这些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二是主动扩大进口。目前,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与财政研究所研究员穆罕默德·佐勒菲卡尔·拉赫马特与安德里·萨特里奥·努格罗霍在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投资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车轮。“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成为印尼第三大投资国,投资额达23亿美元,覆盖1562个投资项目。中国不断增加的投资,不仅有助于印尼解决经常项目赤字问题,还有助于当地发展基础设施。 11月5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则让世界各国再次领略中国的开放姿态,再次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贾宁指出,进博会是中国与远邦近邻携手共赢的切实举措。“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前来参展的西班牙巧克力企业拉卡萨首席执行官卢卡斯·拉卡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博会为其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产品、扩大知名度的舞台,也为其他西班牙中小企业拓展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能,中国市场也越来越开放、包容,世界各国企业纷纷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享发展机遇。 建平台:共抓发展机遇 中国不仅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还努力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如今,“一带一路”已成为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全方位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与这些国家开展合作,帮助他们基于自身产业基础,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比如,中国帮助沿线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为其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提供后劲;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这些国家可以分享中国市场的红利。”徐洪才说。 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给项目所在国和中国企业带来好处,其他参与方也都从中获益。以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为例,这个中巴共建项目推动了当地港口和交通设施的发展,增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航运兴旺使周边国家和地区货达全球。 白皮书指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宏观政策协调联动和发展战略规划对接,优势互补,相互借力。 白皮书明确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把“一带一路”共同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为世界各国创造发展机遇,让更多民众共享美好生活。 对此,英国《经济学人》称,中国旨在表明其愿意采取一种更加包容和更具透明度的合作方式。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风能、太阳能等方面的合作举例称,“就像这一能源合作携手从传统方式转型升级到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帮助各国发展,而且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李巍认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样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的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发电站等,价格合理,质量过硬,并且引入先进设备,这对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在英国学者亚当·盖瑞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利益陷阱,也不是地缘政治之争,而是在全球经济低迷时刻促进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合作,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去发展机遇。 重造血:共谋发展通途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在促进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中,中国同样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努力让共同发展的阳光冲破贫困落后的阴霾,照亮共享繁荣的未来。 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一步加强国际减贫发展合作,支持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继续在国际减贫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 对于中国的担当精神与表率行为,国际社会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不吝赞美之词。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认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减贫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的成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多重经验。作为中国在减贫努力上的长期合作伙伴,联合国将继续在这一重要领域与中国政府和人民合作。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战略主任本杰明·戴维斯也表示:“中国与拉丁美洲、非洲地区国家间开展了一系列扶贫项目合作,这些项目已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同时,如白皮书所言,中国始终关注和帮助生活在饥饿和贫困中的有关国家的人民,通过对外援助、减免债务、增加进口、扩大投资等措施,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对非洲的基础设施投资通过整合非洲区域内资源和延长非洲产业链,直接促进非洲产业转型,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均衡地发展。 莫桑比克前总统希萨诺也认为,当前中国在非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和我们的合作专注经济建设,不把一些理念强加给非洲,我认为这种合作开启了一个新的范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一方面分享脱贫致富的经验,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抓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造血功能,使更多普通民众从中受益、获得惠利。”李巍说。 徐洪才也认为,中国不仅自身在减贫方面率先垂范,探索出多条脱贫路子,而且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开展产能、贸易、金融等各领域合作,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援助,增强其内生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这是帮助这些国家解决贫困、促进发展的根本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