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氢能产业政策发布加快,头部主机厂和石油巨头们在新能源领域动作频频。 3月9日,吉利控股集团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绿色低碳转型、甲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共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 现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与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合作双方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化工和交通运输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其中,绿色甲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极为典型的项目,随着国内氢能政策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技术发展成熟,甲醇燃料在交通领域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油车“氢”装上阵,巨头企业“大象转身”,背后是顺应外部市场的需求变化,也是自身低碳转型的内在要求。上汽集团就已携中石化、中石油、宁德时代共同投资,就新能源汽车打造标准化平台。吉利也对外透露,其目前已掌握甲醇汽车核心技术,还开发了20余款甲醇汽车,并围绕甲醇燃料建立了在制备端、输配送体系、车辆应用端等全产业链。 “四桶油”也在大规模进军新能源,目前已成立超40家新能源公司。除中石化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中化都在近年间加大了投资,推动氢能、地热能、储能、智能微网等领域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不过目前,当前氢能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制、储、输、用多环节成本依旧高企,这也意味着该赛道还是一片蓝海。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内,大量绿氢项目开始申报立项,国内立项的项目绿氢产能已超450万吨;中信证券则预计,2024年国内绿氢电解槽装机规模有望超4GW,同比增长有望翻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