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的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却被认定下调无望。上周,纽约油价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达到11%。在国内油价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国内消费者纷纷质疑,国内成品油价格为什么不降。
根据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对此,专家分析称,市场普遍关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价格,而我国油价参考的是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目前,两大国际油价指标出现背离,所以纽约油价的下跌只是给市场造成了国内成品油要降价的假象。据卓创资讯最新数据显示,虽然距上次4月7日调价后已经有85个工作日,但截至8月5日,国内成品油跟踪的三地原油变化率为正向2.44%,显示目前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难以打开。
中国石油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布伦特原油价格在历史上同纽约交易所价格同步,且一直低于纽约的原油价格,但金融危机之后,两地原油价格开始出现分化等不正常现象,表明区域性开始加强。因此,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应当更多地考虑到区域性加强的因素,将纽交所原油价格加入国内成品油价格参考体系。
事实上,成品油价格改革方向此前就已明确,那就是加快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以同国际市场接轨。但目前该机制改革进程却迟迟不能推进。
对于未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由于欧美目前经济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国际油价未来一周走势将呈“围绕目前价格方向不太确定地徘徊”。从长期来看,他认为国际油价的整体走势将依然向上。即使短期内国际油价继续下跌,也没可能把变化率降到-4%,短期内国内成品油几乎没有下调的可能。
不过,成品油定价机制再度被推到风口浪尖,其中参考油种的增加首次被提及。有专家建议将当下最为流行的纽约原油价格纳入其中,然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则指出,由于当前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障碍。
林伯强认为,最主要的阻碍来自成品油面对的群体。价格调整机制改革意味着价格调整将更加频繁,由于成品油面对的更多地是普通老百姓,一旦国际油价攀升,国内油价的反应将更加灵敏,这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较难承受。另一方面是通胀预期对调价的影响,这使得普通百姓很难承受成品油价格的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