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就加强党员修养问题作讲演,形成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的重要文献,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76年后的今天,重温这篇著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性修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举措,更加有力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做好充分准备。 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形成过程 抗战初期,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来到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新党员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各不相同,而且是带着各种不同目的和动机来的,导致党内存在着诸多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他们的教育,他们自己的修养和锻炼,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他强调要加强“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毛泽东同志的这番话引起刘少奇同志的强烈共鸣,他开始思考关于加强共产党员修养的问题。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同志被任命为中原局书记。1937年11月27日,他到达河南渑池主持豫西省委会议。会后,豫西省委举办了两期党员训练班,刘少奇同志为学员作了关于共产党员修养问题和中共党史的报告,还撰写了《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提纲。这是他第一次讲共产党员修养问题。 1939年3月,刘少奇同志回延安参加政治局会议。7月8日,他应邀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作了关于党员修养的讲演。7月12日,他又对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员作了关于党员纪律修养的讲演。这两次讲演,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党员思想意识的修养,第三部分为党员组织纪律的修养。刘少奇同志把7月8日的讲演即第一、二部分整理后,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题,送毛泽东同志审阅。毛泽东同志看后给《解放》杂志编辑部写信,赞扬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提倡正气,反对邪气”,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应当快登。随后,《解放》第81期、第82期、第83与84期合刊,分三次发表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1942年6月,《修养》被列为延安整风中干部必读的22个文件之一,供全党学习。 《修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修养理论具有了比较完备的形态。从此,党性的锻炼和修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普遍用语和自觉追求。 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要内容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全面阐述了共产党员在理想信念、思想理论、道德品质、组织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修养问题。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 第一,强调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世界观,阐述了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刘少奇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还要长期地耐心地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新的共产主义的文化和社会道德。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一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建立自己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二是根据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去检查自己一切的思想行动,纠正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三是经常采用正确的态度、适当的方式,去和党内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斗争;四是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约束自己。 第二,指出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加强各个方面的修养,而“思想意识上的修养”是“一切其他修养的基础”。刘少奇同志指出,为了保持我们作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包括:“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在这些修养中,思想意识上的修养是基础。所谓思想意识的修养,就是通过思想上的斗争,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克服以至于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意识,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做到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 第三,将儒家“修养”概念引入党建领域,提出共产党员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创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典范。“修养”一词出自孟子的“修身以养性”。这是古代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身心培养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刘少奇同志对儒家文化这一重要概念采取扬弃的办法加以改造和转化,赋予党员修养以科学方法和时代内涵,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修养理论。他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共产党员要把无产阶级的各种伟大的进步的特性发展到最高度。每个党员要照着这一切特性来改造自己,要使自己具备这一切的优良的特性,这就是本质的改造。”他列举了孔子、孟子讲求个人修养的例子,说每个共产党员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锻炼,认真修养,尽可能地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质,就可以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最忠实、最好的学生”。 第四,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要“发扬和提高无产阶级的正气,克服一切的邪气”。刘少奇同志指出,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是“现今社会中人类的正气”,“共产党就是代表人类正气的”,“我们要发扬和提高这种无产阶级的正气,克服一切的邪气。”共产党是“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他反复强调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纯洁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对一个党员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必须坚持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相统一,坚持自内反省和外在监督相统一。 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产生的重要影响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篇重要著作诞生后,其核心观点就逐步体现到党的建设伟大实践之中,成为推动党的建设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正是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认识和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等这些艰深的理论问题,并将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转换为改造自己和投身实践的思想指南的。很多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同志都曾动情地回忆说:“一想起少奇同志,就会想起我们曾经熟读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一本深入共产党员之心的书。我们这一代,谁没有受过它的熏陶和教育啊!”“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曾教育了几代的共产党人,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入党,自觉地建立起共产主义的人生观,自觉地去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看到烈士的衣兜里也珍藏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血迹所染红。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本党的入门教科书,包含了马列主义真理,而真理是谁也扼杀不了的。” 在和平建设年代,焦裕禄等许多共产党员的楷模,也深受《修养》的影响和教育。他们也是通过反复阅读这篇著作来增强党性和宗旨意识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记载:“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同志去世前对大女儿焦守凤说,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别的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两本书(指《毛选》和《修养》),“你要好好读它,那里面会告诉你怎样工作,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焦裕禄同志在他42年短暂的一生中,用坚强的党性原则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高修养、做到“三严三实”,树立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榜样。 《修养》不仅对我们党的建设意义重大,在国际社会也产生很大影响。这篇著作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国外发行,被称为共产党的“东方圣经”。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曾熟读《修养》。他在1990年3月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同志的一次谈话中说:“如果从个人修养来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在书中讲得句句在理,我从中受到极大的激励。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一旦认定追求的目标,就要不懈地奋斗,就会经受各种曲折考验,要在艰难甚至恶劣的境遇中求生存与发展。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我坚定信心和斗志。”曼德拉在他的自传中还提到:“有一份我亲笔写下的文件手稿,题目是《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者》……这个文件的题目源自一位名叫刘少奇的中国理论家的著作。” 四、《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重大意义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切优秀共产党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高尚品格的结晶,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刘少奇同志的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的写照。 毛泽东同志多次称赞《修养》是一本很有益的书,认为对党员同党的关系、共产党员进行思想意识上的修养等问题,讲得很透彻,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常用它对照检查自己。1942年4月,毛泽东同志要求在延安的干部教育中,新华社要“广播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把它同列宁论纪律、季米特洛夫论干部政策等文件放在一起播出。 刘少奇同志在1962年一次会议上也谈到这篇文章的意义。他说:“20多年人们还想着这篇文章,包括国外也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有可取之处。什么道理呢?我想,马恩列斯解决的是党建路线问题、理论问题,路线问题解决了以后,要提高党员的修养,要解决党员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矛盾问题,这方面我们有新东西,有创造。”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悼词中指出:少奇同志言行一致,“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广大党员提出的党性锻炼的要求,自己都以身作则地实践了。”“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和其他关于党的建设的著作,教育了全党的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1月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党的一大长处和优势,就是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同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讲求共产党员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刘少奇同志写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曾专门讲过这个问题。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干部要讲个人的修养;党执政了,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党员、干部同样要讲个人的修养。这个问题,我认为现在大有重申和强调的必要。” 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11月11日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刘少奇同志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他的许多重要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2007年5月撰写的《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中指出: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员干部不仅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和有人监督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远离组织、其他场合和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不放纵、不越轨,不做见不得人的事。2011年3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参观时指出,刘少奇同志的经济思想、治国理念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理论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应该好好学习、研究和宣传。 提高党员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久性课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衡量一个党员的标准,首先集中地表现在党性修养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肩负的崇高使命,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员修养,作了许多重要论述。他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他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要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修养,形成内在的政治“定力”,增强防腐拒变的“免疫力”,减少各种诱惑的“渗透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与《修养》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党性修养理论。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评价在《修养》滋养下孕育形成的焦裕禄精神。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磨砺党性、提高修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刘少奇同志深刻指出:“我们的党员,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不断锤炼党性,不断加强纪律建设,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就像《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要求的那样,“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更加努力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