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防腐败体系一直加快推进 反腐核心为制约监督权力
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2008年11月26日,一个在上海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年轻人在天涯社区注册了名为“魑魅魍魉2009”的用户名,然后用这个用户名发表了一篇《晒晒咱们公务员的福利》的帖子。
帖子里,他上传了37张扫描文件,这些文件详尽地呈现了江西新余和浙江温州两地政府官员打着出国考察培训的幌子公费旅游的证据,一时间引爆了整个社会对官员公费旅游事件的关注。
在2008年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他对自己的做法能起到的作用深存怀疑:“大家都认为这两个地方的官员出事是因为他们太倒霉,恰好被我披露出来了,没有人认为能作出什么改变,我也觉得自己无法改变这体制内的东西。”
然而,让他未曾想到的是,正因为他的披露所引发的震动,促进了国家层面对公款出国旅游的专项惩治,国家先后出台多个管理规定,对制度进行完善,有效加强监管,治理效果显著。中央纪委研究室近日也称:“从2008年开始,经过为期3年的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全国党政干部出国(境)团组数、人次数、经费数大幅下降。”
“魑魅魍魉2009”说:“这些举措让我看到了进步。尤其是2009年的中央决算报告里开始提到了压缩公款出国费用,此后每年的中央财政决算报告里对公款出国费用单独列明,这是前些年报告里没有的,确实是不小的进步,也有利于公众监督。”
事实上,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不断调整和充实专项治理的工作内容,正是我国十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经验。
腐败问题作为人类社会的沉疴顽疾,被称为影响最恶劣的社会毒瘤,不仅干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助长不良社会风气,还会危害社会公平正义,降低政府公信力。
正如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指出,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正处于这样一种总体态势: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面对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国家铁腕治腐的决心没有动摇,查处大案要案的重拳一直在出击。今年7月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刘卓志无期徒刑,这是省部级高官因腐败而遭受严惩的又一个新案例。
十年来,我国已经查处了刘志军、陈绍基、王华元、田凤山、韩桂芝、黄松有、王怀忠、王益、康日新、黄瑶、宋勇等一批涉及省部级高官的大案要案,各地也查办了一批在本地区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一直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点。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像我们这样连续20年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在前十年的基础上,十六大以来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不少新突破和进展。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人民日报》2007年10月刊文称,中共十六大以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每年给予党纪处分的党员约占党员总数的1.6‰,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和司法机关直接作刑事处理的党员约占党员总数的0.17‰。中央纪委研究室今年6月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从2007年11月到2011年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57.3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0.9万人,其中省部级干部60多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1900多人。
治腐和防腐并重,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也是我国十年反腐倡廉工作的努力方向。
今年1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在网络上晒出600多名科级干部的家底,把这些干部的住房、收入、配偶子女工作情况全都公之于众,一时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此前,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安徽庐江等地也相继进行了官员财产公示的试点。
“他们公布的信息并没有经过调查,准确性还不能得到保证,但能做到这一步,也是巨大的进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对贾汪区的做法如此评价。
国家层面的进步也显而易见。2011年5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要求中央各部委于2011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公开财政预算,同时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随后,90多个中央部门和27个省(区、市)公开当年的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今年7月19日,90多个中央部门再次公开2012年的财政预算,同时,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并首次分部门公开行政经费。国务院同时要求省级政府两年内也要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事实证明,这十年,惩防腐败体系一直在加快推进,将反腐败的核心放在制约和监督权力上,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已成为社会上上下下的共识。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了十年反腐成效。国家统计局民意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2003年为51.9%,2008年为65.5%,2010年达到70.6%;人民群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2003年为68.1%,2008年为81.6%,2010年达到83.8%,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新华社报道称,这十年,透明国际组织给中国的“清廉指数”的评分,总体上也呈平稳上升态势。
“但我们仍要清醒认识当前消极腐败现象的严重性。”李成言说,“在充分肯定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当前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大案要案不时发生,且涉案金额和人数等都有所增加。因此,必须坚持始终把反腐败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不能松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