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配图 央行发布2014年年报: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困难,但今年仍可保持7%左右的增长。今年M2增速可能在12%左右,物价水平有望维持低位波动。 央行称,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切实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增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中国央行坚持2015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计划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以下为周小川致辞: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跨境使用明显加快,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断补充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 2014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融资成本较高、金融风险逐步暴露的复杂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不断补充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根据外汇占款和流动性供求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非对称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促进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和信贷结构引导功能,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建立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的正向激励机制。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LF),向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新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构建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创设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以及民生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改进和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做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金融服务工作。对前期服务于限购措施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做出市场化调整,鼓励合理的住房消费。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2.2%,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7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6.46万亿元。12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2%,比上年同期下降0.22个百分点。稳健货币政策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于2014年2月成立,办公室设在金融稳定局并作为常设机构,统筹推进各项金融改革。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取消了11项行政审批。二是深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2倍,同时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完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至2%,开展人民币对新西兰元、英镑、欧元及新加坡元直接交易,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化的外汇干预。三是大力促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推动沪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试点。继续推动境内金融机构赴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支持境外非金融企业在境内发行熊猫债并允许募集资金汇出境外使用。四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推动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牵头制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于2014年12月获批,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于2015年3月获批。2015年3月31日,《存款保险条例》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五是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大力推动上海自贸区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密切跟踪珠江三角洲、浙江温州、福建泉州等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积极推广成熟经验。在上海自贸区建立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业务板块。 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把维护金融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年内,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和排查,组织17家主要商业银行完成金融稳定压力测试,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进行稳健性现场评估。密切跟踪“企业办金融”发展情况。牵头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做好比特币、金融网络安全等风险防范工作。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就盘活存量资金、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防范化解债券和信托产品违约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等政策达成共识。推动明确了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做好金融稳定再贷款清收、损失认定和核销工作。妥善处置个别地区小型金融机构风险事件。 支持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扩大 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人民银行顺势而为,大力推动相关改革,支持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扩大。年内,在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新建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香港点心债、台湾宝岛债、法国凯旋债、德国歌德债等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平稳较快发展。支持英国政府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国债。与瑞士、俄罗斯、加拿大等13家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新签或续签了约1.5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简化跨境贸易、直接投资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开展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持跨国企业集团开展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有关部门开始以人民币为主公布贸易、投资、国际收支等涉外数据。人民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与中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达到189个。超过47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并纳入其外汇储备,人民币成为越来越受欢迎和重视的储备货币之一。 推进银行间市场创新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市场化原则,通过简政放权和推动创新,同时强化市场约束和规范管理,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年内,引入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等发行金融债,推出项目收益票据、并购债、供应链票据和碳债券。建立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机制,推出标准利率衍生产品。进3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推动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信托产品等私募类非法人产品、银行理财产品、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规范投资银行间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债业务品种扩展到政策性金融债等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推动国家开发银行等高信用等级债券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跨市场发行。推出银行间市场债券预发行交易业务。优化做市商制度。2014年,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到14.7%。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始终把提升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作为促进全社会金融服务现代化、实现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基础性工作。年内,推动修订重大金融法律法规,制定金融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健全债券市场统计制度,按季发布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不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取得新进展,银行收单市场秩序得到有效整治。制定金融业网络安全规划,完善金融业检测认证基础设施。全面推进金融机构代码应用,建成中国全球法人识别码本地注册渠道并实现国际互认。全面推进冠字号码查询和人民币净化工程。国库经理体制不断完善,启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面向社会公众的互联网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覆盖全国。建立国家洗钱风险评估体系,资金监测分析工作为国家反腐败、反恐怖和打击洗钱及其上游犯罪等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健全,金融消费纠纷第三方解决机制试点进展顺利。发展普惠金融工作稳步推进。 进一步增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人民银行始终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全方位、多层次、灵活务实地开展对外金融合作。年内,牵头筹备丝路基金,研究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金融政策便利。做好二十国集团(G20)布里斯班峰会金融领域工作。推动金砖国家签署应急储备安排条约。推动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敦促各方拿出有效方案。推动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并接受评估。推动中俄、中哈金融合作机制取得新成果。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CMIM)修订稿生效,储备库规模翻倍至2 400亿美元。积极参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和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有关谈判。稳步推进与港澳台地区的金融合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人民银行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确保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