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济下行压力未解,但消费者信心却在不断上升。上海财经大学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6.1点,环比上涨9.0点,同比上升9.0点。此前,尼尔森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连续3个季度保持在111点的历史高点。专家指出,当前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就业上升,收入增长,大家对改革及经济未来走势信心充足,消费信心也随之上升。
1
消费市场未来向好
消费者未来购买意向呈上升趋势。以上海为例,上海财经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消费者预期指数中,购买预期指数为71.5点,较上季度大幅回升16.8点,环比上涨13.1点。而买房预期指数从上季度最低点显著增加14.6点,达54.2点,同比上升12.0点;买车预期指数环比更是大幅上升19.1点,达到88.8点。
很多因素都支撑起消费者的信心。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目前房地产价格回稳,消费者未来住房支出不会出现大规模上升,不会挤占其他消费;当前物价相对稳定,CPI进入了1时代,未来消费支出预期稳定。
“最近人们对股市看多,投资者财富有所增长,这也是未来消费预期良好的原因之一。”赵萍说。
市场乐观情绪浓厚,未来消费形势良好。1-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08亿元,同比增长12.1%。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预计,今年后几个月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势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实现12%以上。
2
经济稳增促进就业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和稳增长政策的落实,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消费者普遍对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从上海的数据看,本季度消费者对政府“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方面的工作评价指数为124.8,环比上升10.7点,同比上升15.1点;本季度就业形势评价指数环比上升6.3点,就业预期指数较上季度也上升了5.4点。这些说明经济回暖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了就业,增加了收入。
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促进了就业,提升了消费者的信心。赵萍认为,与以往不同,政府对经济下行没有采取强刺激措施,而是通过扩大就业,扶持小微企业实现稳增长,这些举措使消费者感到未来就业有保障,自我雇佣和创业有了政府支持,未来收入可期。
“当前经济内生动力在增强,就业上升,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也有所增长,大家对未来经济发展信心增强。同时,国家支持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供应的措施,增强了低收入人群的消费信心;结构性减税增加了就业,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认为,上述因素使大家对改革及经济未来走势信心充足,消费信心也随之上升。
3
政策加力改善环境
多年来,各地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服务,改善消费环境,为扩大消费创造了良好条件。上海财经大学对上海市消费者信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上海市消费者对政府为民服务工作的评价指数为112.9点,环比上升4.1,同比上升17.4点,各项评价指数均处于历史高位,说明本季度消费者对政府在各方面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2014年,国家扩大消费政策从直接刺激政策转向以完善消费环境为主的间接刺激政策。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国家将通过落实城镇化战略提升消费规模,通过加快分配改革提升消费能力,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增强供给能力。
当前影响消费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赵萍认为,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就业难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房价仍处于高位,挤压着人们的其他消费;收入分配改革还没有出台可操作的方案;城镇居民收入也未实现与GDP同步等等,这些都影响着消费者的信心。
为进一步扩大消费,专家建议,各项改革和政策需真正落实;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证人们收入增加;培育消费热点;做好食品等商品的质量监管工作;维护市场秩序,创造令人满意的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