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2662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延续低增长态势。不过,受到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收入有所回升,全年实现预算目标可能性增大。
增值税转负为正,企业所得税跃至“第一”
7月份,不少税种呈现亮点。增值税结束6月份同比下降0.5%的局面,转负为正,实现同比14.5%的增长。“这是由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价格企稳,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增长势态上冲力增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这也显现了结构调整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
作为增值税中的“第一大品种”,制造业占比达30%以上,其拉动作用不可小觑。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增加值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继续收窄,为制造企业企稳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效应逐步释放,一些亏损企业开始盈利,为增值税提供了优质税源。
营改增中改征增值税的铁路、邮政、电信、现代服务业等发展势头很猛。“虽然这些新进入行业占比仅有5%,但势头很好。我们不仅要看税收规模,长远的还要看税收增长率,即要看税收结构的变化。”白景明说。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增值税增长势头固然很猛,却因规模低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与价格因素联系密切。”白景明说。数据显示,7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环比持平,这对企业来说是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的有利因素。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金融企业和工业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13%、17%,这说明随着结构调整,高附加值的产品占比在提升。此外,企业所得税缴纳月度不均衡也是导致其大幅上升的原因。
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带动非税收入下降
数据显示,7月份非税收入1530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中央非税收入同比下降34.4%。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是受到部分金融企业分红收入上下年错月缴库因素影响。
也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国家继续对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进行清理撤并,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有关。2014年,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将成为影响非税收入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我国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在不断规范。”白景明说。
据了解,在全国非税收入中,地方政府约占80%,占地方政府本级公共财政收入的20%左右。因此,非税收入的下降,将起到“让利”于企业、居民的作用。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扩大生产,同时增加居民收入、利于扩大消费。
减税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有难度
“受到扩大营改增增加带来减税、去年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仍较困难。”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前7月中央财政收入40663亿元,同比增长6%,比7%的预算增幅低1个百分点。
据了解,增值税75%划归中央税收,征收增值税的制造业、商业等持续减税,是中央财政收入放缓的重要原因。同时,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税收全部划归中央收入,因此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关税增速放缓也是影响因素。
在这种紧张的财政收入形势下,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财政支出只增不减。1-7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79410亿元,同比增长15%。“这说明支出进度在加快,有利于财政支出尽快注入实体经济,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白景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