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市场有关央行拟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传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5月10日举行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闭门会议上称,短期数据出来不一定说明问题,央行一直在流动性方面进行微调,目前国务院强调宏观调控要有定力,不会采取大规模的刺激。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动作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分析称,“保持定力”就是货币政策不会有大幅度调整。至于“主动作为”,可解读为微调式放松。
尚不会全面降准
国家统计局5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 (较上年同期)上涨1.8%,PPI同比下降2.0%,降幅收窄。这也是近18个月以来,CPI涨幅首次低于2%。由于目前CPI处于低位,一季度GDP回落至7.4%,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据此,有观点称中国是否已进入了货币政策调整的窗口期?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还是要更准确一些,现在虽有些变化,但得出结论要慎重,短期的数据出来不一定说明问题。他称,央行逆周期调节都是微调,“央行主要进行逆周期调节。如果我们发现周期变化,会进行逆周期调节,绝大多数是微调,这种微调始终都在做。”
周小川进一步指出,微调的调节,一些是宏观审慎当中的工具,一些是进行流动性方面的调节,在强度增大时才需要典型的货币政策数量型、政策性工具,让调节力度迈上一个台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务院明确强调宏观调控要有定力,不会轻易采取所谓“大规模刺激”政策。
此前的4月22日,央行宣布,从2014年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述央行宣布的定向降准,引起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的猜想。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动作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保持定力,主动作为”这一新提法,首次出现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这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释放出怎样的政策信号,备受市场关注。
与此同时,随着一季度宏观数据的出炉,降准呼声由此前少数派变成多数派,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降准有必要性。不过,目前对于是否会全面降准,市场人士的看法莫衷一是。
有分析称,“保持定力”就是货币政策不会有大幅度调整。至于“主动作为”,可解读为微调式放松。目前仍处于货币衰退性宽松阶段,信贷条件依然偏紧,因而信贷宽松乃至经济复苏依然遥遥无期。
另有分析称,未来全面降准空间不大,即使通胀回落,也不代表未来货币政策会放松。并且未来是否降准,还需看外汇占款波动情况。如果外汇占款大幅回落,不排除央行有可能会降准。就前天周小川的表态,有分析认为其表明央行一直在“主动作为”,而目前尚未到需要全面降准的时候。
警示刚性兑付风险
面对备受关注的信托、债券业刚性兑付问题,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对金融投资不应有隐性担保、刚性兑付。
所谓金融投资的“刚性兑付”,就是金融产品到期后,产品发行方对本金及收益进行隐性担保、兜底处理。金融危机后,我国信托、债券等产品一直延续了这一法律范围以外的“刚性兑付规则”。但今年以来,少数信托、债券产品打破刚性兑付预期,给金融市场带来广泛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要下决心整顿金融的同业业务和各类理财业务,否则极易把投资者、社会公众导向追逐短期高利,不追求长期回报的境地,这对资本市场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溢出效应。刘士余强调,很多人认为购买通道性质的理财产品是稳赚不赔的,特别是银行的理财,但一旦出了风险,各方面将面临刚性兑付带来的压力。
王兆星建议要处理好保护存款人金融消费的权益与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关系。对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应该建立在法律法制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