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情报署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石油日净进口量只有598万桶,而中国海关数据则是,中国当月石油日净进口量已迅猛达到612万桶。尽管从年度计,美国仍是世界石油的最大买家,但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深入、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石油进口国,已是迟早之事。
中美在石油需求上的易位,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警讯。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在整个2012年,中国石油产量2.04亿吨,进口则达到了2.8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8%左右。
石油安全的警报正在拉响。
从经济层面看,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大量财富将不得不用于海外石油的进口,一方面这将极大地受制于人,甚至不排除因某种问题出现“石油危机”,从而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另一方面,这将大大提高“中国制造”的成本,影响到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相对而言,随着“页岩气革命”的进一步深入,美国则很可能超越沙特和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的充足保证、相对低廉的价格,将有望重塑美国的制造业,目前从IB M 到英特尔,从卡特比勒到通用电气,美国企业借助“页岩气革命”东风正在回归本土生产,如果这种趋势得以持续,对中国经济来说,绝对不是一个福音。
从地缘政治层面看,未来中国石油的来源地,除了临近的俄罗斯外,主要将来自于海湾地区。但中东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却是稳定油源的最大威胁。
从技术层面看,在能源安全问题上,科技无疑充当着第一生产力的角色,而页岩气也不愧为“博弈改变者”的称呼。正是拜水力压裂法等新科技的应用,美国在页岩气开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这一技术创新,基本还为美国所垄断。中国虽有大量页岩气的储备,但复杂的地质构造、缺水的基本国情,尤其是创新技术的缺乏,尚无法让页岩气开发成为现实。
在过去十多年,为保证能源安全,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有成功之处,也不乏失误之举。比如,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并购石油资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新能源的开发也走在世界前列,尽管其中的泡沫也让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海上石油开采技术取得了突破,但在页岩气开发等更具革命性技术上却乏善可陈。
中国经济巨轮要能持续航行,仍迫切需要更多稳定的石油;中国城市要想摆脱雾霾笼罩的环境噩梦,也需要巨量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而从根本上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尤其突出。美国过去对能源短缺的恐惧,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转让给中国。如果没有有效的手段确保能源的独立,或者退一万步说,如果不能确保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中国的未来就可能会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