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后续影响尚未消除,全球资本市场此起彼伏的价值调整,这降低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兼并成本,给企业带来海外投资新机遇。21日,2012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长白山)论坛正在举行,会上有专家建议民企“抱团出门”,建立更为灵活多样的合作关系“走出去”
“目前民营企业‘走出去’对外发展的外部内部条件已进一步成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鸿斌在题为《民营企业要敢于善于“走出去”》开幕会主旨演讲中如是指出。
任鸿斌认为,国际产业重组加速给民企跨国并购带来新机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出路,产业重组和创新步伐加快,国际分工协作更加广泛深入。2008年以来,中国部分企业抓住机遇在部分国家开展跨国并购,有效加快了其国内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
此外,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展缓慢、主权债务危机等此起彼伏,各东道国都更重视吸收外国投资,而世界重点产业板块的价值重估也给中国民企带来投资机遇。如过去一年,按中间价计算,欧元对人民币价格累计贬值17.57%。一些欧洲公司市值也大幅下挫,给中国民企“走出去”带来机会。
“经过33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有相当企业具备了对外投资实力。”任鸿斌指出,特别是近年来,民营企业“走出去”热情高涨,相当一批民营企业摒弃“小富即安、小成即满”思想,在进行企业战略规划布局时更具世界眼光。如在资源矿业领域,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项目数已超过国有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在敢于“走出去”之外,还要善于“走出去”。任鸿斌认为除了“练内力”,即想尽办法提升企业自身跨国管理经营水平;“借外力”,即借助专业机构提供准确指导,化解难题;更重要的是“合众力”。
“当前,民营企业以各种契约形式为纽带,形成了多种主体参与的追求长期、共同、互惠利益、难分彼此的战略合作关系。”任鸿斌认为,多种主体参与合作能够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降低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如民营矿业企业与国内地质勘查勘单位紧密合作“走出去”已成为近年来一个普遍现象。
“民营企业只有科学决策、周密安排、高效运营,才能在国际化道路上发展壮大。”任鸿斌如是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