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论社会组织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与作用 |
|
2011-08-23 |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使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组织面临着新要求新责任。准确把握社会转型的特点,明确社会组织的角色与作用,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组织在社会转型期间的角色与作用:社会服务的提供者、承接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参与者,推进公共治理;公众诉求代言者,反映群众意愿;群体权益维护者,保障群体利益;社会矛盾调处者,化解矛盾纠纷;有序参与组织者,推动公众参与;公益慈善担当者,开展公益服务;行业行为约束者,引领行业自律;和谐社会建设者,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使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组织面临着新要求新责任。准确把握社会转型的特点,明确社会组织的角色与作用,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由来及其含义 “社会转型”是英文“social transformation”的解释,是对生物学专用术语“transformation”的转用。“社会转型”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和现代化理论。“转型”是社会学家对生物学术语的借用。生物学中“transformation”为生物演化论,是指微生物细胞之间以脱氧核糖核酸的形式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即生物物种间的变异。西方社会学家借用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变,说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西方较早使用“社会转型”一词的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D•哈利生,其撰写的《现代化与发展社会学》一书中,论述现代化和社会发展时,多次运用社会转型一词来予以说明。台湾社会学家蔡明哲在其《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一书中,首次把“social 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转型”,并认为“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过程”。 在我国,“转型”概念是1992年后开始流行的。它最早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理解相一致。世界银行主办的一份杂志“Transition”,有人译为“转轨”,探讨问题的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合办了一份“转轨通讯”,为“Transition”的中文版。也有人将 “Transition”译为“转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社会转型管理(MOST)”规划联络委员会,并出版业务通讯。社会学者往往把“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的“转型”。 当前,“社会转型”已成为社会科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热门术语。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把“社会转型”视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对社会转型最基本特征的概括。在社会学中,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而不是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也就是说社会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其主要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且这种转型不是通过暴力强制手段或大规模群众运动,而主要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和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的。社会转型并非中国特有,世界许多国家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都经历了这一转型。我国目前正处于“两个转变”,即:一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镇化、开放性的现代社会转型,这是社会结构转型,就是由一个总体性社会向一个分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转变;二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转轨并进互动,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鲜明特征。 二、社会转型期的主要特征及其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带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社会结构由整合型向分化型的巨大转变。而此前我国社会结构尽管总体趋势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的分化也在逐步发生,但整个社会仍处于分化程度较低、分化速度缓慢且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言,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实际上都是相对稳定型社会,而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却容易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会发生社会动荡。 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及其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焦躁不安。社会急剧转型期,许多社会成员因为家庭基本生活、个人前程发展等表现出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的情绪,致使社会焦虑现象成为当今时代的明显标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焦虑的程度和范围比较严重,几乎弥漫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既存在于几乎所有社会群体之中,也存在于各个地区之中。社会焦虑现象直接催生社会成员程度不同的非理性行为,使得人们对于长期行为不感兴趣,热衷于短期行为,易形成从众心理等。社会焦虑现象降低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部分社会成员往往无暇做出理性判断,热衷于同身边甚至同社会中那些生活水准很高者相比,因而对自己的生活处境不满意,进而产生对社会不满心理。社会焦虑现象会加重人们对于社会矛盾问题的不满情绪,容易把本来不是很严重的矛盾问题看得十分突出,容易迁怒于他人他事,进而会加重某些社会矛盾纠纷的激化,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利益冲突加剧。社会高速转型使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变革之中,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利益博弈不断调整和变动,带来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和趋于多元。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社会分配的不合理性、不同群体需求的多层次性,各种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甚至利益个体之间,都会因利益问题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加之社会不公问题、腐败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征地拆迁问题、极端报复事件等造成了许多矛盾和冲突的蔓延、扩大和加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和演化成突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秩序和公众生活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近年来,各地发生的一些因局部利益甚至个体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充分证明利益冲突在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和破坏性不容忽视。 三是社会风险频发。与传统社会不同,任何国家只要进入现代社会转型期,都会面临着空前的社会风险。现代化的加快发展,既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系列难得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严峻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我国社会高速转型、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以及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特别是国情社情日益复杂,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以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各种社会矛盾也呈现出触点多、燃点低、传播快的特征。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运用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带来了诸多社会风险因素,尤其是因征地拆迁、劳动纠纷、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频发,加之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危机和风险苗头隐患上升,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有效规避和化解风险成为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是公众需求多样。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不论是就业、社保、医疗、住房还是社区安全、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内容不断丰富,标准不断提高。各类社会参与愿望日益强烈、需求不断上升,人们参与社区自治、参与公益慈善、参与兴趣团队等热情高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势头迅猛扩大。新时期社会需求类型更加丰富多样,社会需求内容和形式更加个性化、多层次化,社会需求变化更加纷繁复杂。这就使得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急剧增加和复杂多样。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各地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还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必然会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社会问题。 五是社会竞争激烈。社会转型期使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特别是竞争机制被引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给人们以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潜能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挫折和挑战,大大增加了人们遭遇消极生活事件的机率。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机活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随着经济体制、人事制度、住房保障及教育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成员个体负担越来越重,人们面临的各种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导致社会问题时有发生、民众社会心理失衡等现象凸显,需要社会组织等积极回应社会问题,注重社会人文关怀,调适社会成员心理,改善个体行为偏差,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六是犯罪问题上升。社会转型期,许多社会成员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贫富差距扩大趋势使人们心理失衡,极个别人私欲恶性膨胀、走向极端,为实现自身目的、达到个人愿望,甚至不惜铤而走险甚至报复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同时,现有制度的缺陷和规则的滞后,往往为腐败留下可乘之机。正如一些专家所言,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重要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体制机制有漏洞,监督特别是公众监督不到位。社会转型过程中,犯罪和腐败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问题,它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和严重危害,并加剧社会不和谐、不稳定。违法犯罪、腐败问题的上升,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引发社会危机的重要诱因,危及社会有序运行和平稳发展。 三、社会组织在社会转型期中的角色与作用 社会组织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和重要角色,在社会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只有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有效互动、优势互补,才能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和社会风险高发期,社会领域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政府注重依靠社会组织,运用多种手段资源,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满足公众多元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确保社会充满活力。社会转型期,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公益性,要求社会组织在承接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治理、反映公众诉求、维护群体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公众参与、提供公益服务、引领行业自律等方面充当重要角色,充分发挥应有作用,降低社会转型成本。 (一)社会服务提供者,有效承接公共服务 能否提供社会服务,直接关系到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服务,是现代社会特别是社会转型期对社会组织的基本要求。社会组织应围绕发挥服务功能,切实代表和维护好特定群体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和共同利益。同时,可利用自身机制、资源、人才等方面优势,对政府、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发挥补充作用,在政府和市场不能或不愿做的领域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目前市场解决不了、政府解决不好的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社会组织可通过接受委托、参与招标等方式,承接一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在满足特殊群体、弱势群体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发挥其应有作用对完善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缓解政府压力、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二)社会管理参与者,积极推进公共治理 社会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但并不等于政府要包揽所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事务。现代社会发展实践表明,要充分实现政府对社会事务的有效管理,需要把一些可由社会自我管理的事务交由社会,充分发挥社会自我管理功能,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自我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管理的有力助手,能与政府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特别是社会转型期间,利益主体和需求多元需要多种社会整合形式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有效整合,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满足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多方面需求。这为社会组织发挥其优势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社会组织发挥社会自我管理主体作用提出了更高观要求。因此,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优势,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合作,推进公共治理社会化,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有效协同、政府社会管理与公众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公共治理格局。利用社会组织植根于社会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推进社会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这是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协调、化解社会矛盾、加快发展社会服务、多方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三)公众诉求代言者,如实反映群众意愿 社会组织是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代言人。社会组织是以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通过维护组织共同利益达到维护成员利益的目的,是制度化反映利益诉求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独立社会主体,人们在寻求各自需求、利益满足的过程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使不同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层次和心理状况的需求产生满足不同需求的经济性、社会性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作为不同群体利益代表,根植于公众,熟知所属成员的利益需求,能通过多种渠道以合法表达方式把下层安危冷暖向上层反映,也能及时把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之中,是传递沟通信息的“传声筒”,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社会组织能进行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和对话,成为避免社会震荡的“缓冲器”。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动员,整合和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及利益表达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为人们利益表达提供多种渠道的合法表达方式,畅通公民诉求表达渠道。 (四)群众权益维护者,切实保障群体利益 社会组织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器。社会转型期间,利益纠纷上升,涉及群体利益问题时有发生,维护群众权益、保障群体利益十分迫切。面对大量而复杂的社会利益矛盾,必须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鉴于社会组织具有调节利益关系、保障群体权益的功能,必须把社会组织纳入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形成科学有效利益引导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引导不同利益群体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综合运用道德、教育、协商、调解等手段解决利益矛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此外,社会组织还应积极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参与涉及相关领域决策、立法论证咨询,为政府宏观决策与微观政策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参考依据。社会组织透过合法渠道维护群体利益、保障群众权益,有序参与社会问题解决,减少公众自发行动给社会带来的对立、排斥、冲突,使社会更加成熟、理性、和谐、稳定。 (五)社会矛盾调处者,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社会组织是化解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的润滑剂和稀释剂,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安全阀”。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将其引入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有益补充,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我管理、缓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社会组织因为其来源于民间、由不同群体组成,具有贴近公众、代表群体、能整合和协调公众利益的优势,通过组织化、制度化的表达方式,反映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协调不同群体利益,推动公众行为规范有序。鉴于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纠纷多发多样的实际特点,在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在化解民间纠纷、调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靠民间力量解决民间矛盾、化解民间纠纷。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既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六)有序参与组织者,着力推动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推动社会建设、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作为公民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性、互助性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中介、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间,随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带来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不断增多,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参与需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社会组织成为公众参与的组织者,把不同利益群体有效组织起来,成为公众有序参与的重要载体,让公众通过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积极引导和规范公众有序参与,努力确保社会充满活力、有序运行、和谐稳定。 (七)公益慈善担当者,深入开展公益服务 公益性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现代社会中,政府和市场机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面对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利益关系不断多元化、群体需求更加多样化,其自身局限性也将显现,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等不协调现象。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决定其应该担当社会公益服务,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公众巨大需求,而市场提供的“优质高价”服务让大多数社会成员承受不起,这就需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提供,成为公益慈善的担当者,成为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有益补充和政府凝聚社会资源、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得力帮手。当前,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主要涉及扶贫救助、养老助残、医疗卫生、文体科普、妇幼保护、服务“三农”、法律援助、支教助学、生态环境、促进就业等重点而急需的民生领域,围绕民生急需提供公益服务势在必行。 (八)行业行为约束者,主动引领行业自律 公信力是社会组织发展的生命线。社会组织要通过加强自律、倡导诚信等,引导依法经营、公平竞争,促使组织和行业按照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和行业自律水平。一方面社会组织以桥梁纽带身份把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上情下达,进行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和对话,通过行业自律、诚信建设等规范约束成员行为。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可通过践行志愿精神、非营利和公益性原则,引导、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服务,大力倡导合作、互惠、共赢、参与、诚信、守法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强化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推动自助、互助和助人。特别是行业协会,要完善行业规范公约,引领行业规范自律,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推动行业诚信建设,提升行业形象和信誉。 (九)和谐社会建设者,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组织的神圣使命。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党和政府确定的目标、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发展方向相统一,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贡献。在和谐社会建设伟大实践中,社会组织既是宣传者和动员者,又是参与者和实践者,通过宣传和谐理念、创建和谐社会组织、倡导和谐家庭、疏导社会心态、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人文关怀、开展公益慈善、推进环境保护、实施社会监督、参与灾害救助等,带领成员参加和谐创建,引导公众参与和谐建设,促进社会成员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理性成熟、开放包容、健康向上、关爱互助、文明守信的社会心态和社会风尚,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44万个,未纳入登记的则数倍于已登记数。但是,目前社会组织总量不足、发育缓慢,公信力不高、官僚化明显、内部治理不力、自治自律有待加强、管理改革滞后、监管评估不到位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针对这一实际,要使社会组织在社会转型中扮演好应有角色、发挥出应有作用,必须深化管理改革创新,尽快修改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加快推进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和扶持发展,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让渡发展空间;健全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把各类社会组织全部纳入党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完善社会组织监管评估,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和退出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其自身建设能力、公信力和自律水平;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保其保持正确发展方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