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会催生新的企业形态,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也必然形成新的业态。这些新生事物,“非驴非马”,书本上找不到,既定的法规里也不能 “对号入座”。如何对待这些“新花头”?是削足适履,还是尊重实践,不仅是一个政府管理的课题,而且反映了我们的思想路线。
物质是第一性的,观念形态是物质运动的反映;实践是第一位的,管理也好,规范也罢,都只能适应实践的变化。从总体上说,人的思想总是赶不上实践的发展,我们的管理规则和方式,也只有随着实践不断改革,才能体现和保护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总是先有事实,再有概念,“下面”不先把创新搞起来,哪里来科学的规范和守则?如果不是“实践第一”,而是倒过来,要崭新的经济方式和企业形态来“适应”既定的条条框框;如果因为“本本”上没有,就不“准生”,生了也不让成长,这就不是唯物论,也不是辩证法,就只能阻碍和束缚生产力前进的步伐。
正是从“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这条新闻所含有的哲理,所蕴藏的普遍针对性,值得我们管理部门的同志们深思之。
经营范围新、业态运作新、盈利模式新,这样的“新花头”企业在上海日长夜大——“供应链管理”企业增至37户,“物联网”企业有5户,“低碳科技”企业4户,“电子支付”企业13户,“合同能源管理”企业24户,“电子商务”企业更是早早突破千户大关。
上海市工商局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本市企业数突破81万户,企业注册资本总量突破4.5万亿元。服务业企业更是成为其中的绝对主力,占企业总数的78%。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上海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总量双双位列三甲,仅次于江苏和广东。数字透露的,可不仅仅是规模,还有市场准入环境的欣欣向荣。这背后,是上海在规范中探索“模糊式准生”路径的行政管理创新努力。
曾经,有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到上海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却遇无法“对号入座”的尴尬。对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20个门类98个大类的分类标准,这家公司找不到一个“匹配项”。“供应链”三字能否放入企业字号?相关管理部门犯了难。
企业登记注册必须规范,经营范围用语中 “行政区划”、“字号”、“行业表述”、“组织形式”等四方面法定组成部分,要求表述清楚。但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兴行业、新兴业态不断崛起。准入管理如过于机械照本宣科,有时难免跟不上市场更新最前沿的需求,羁绊了最具创新嗅觉的市场先行者活力。
“我们提倡‘非禁不止’。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又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企业,我们都给予支持。”市工商局局长吴振国这样解释上海在 “市场准入门槛”领域的大胆改革。
一条条因地制宜的新规由此诞生:放宽企业登记条件、延长企业出资期限、开展股权出资登记,等等。对于新兴行业,工商部门更是积极扶持。单是建立航运经纪人资格准入制度这一条全国首创之举,就让一大批原本不太可能获得注册的企业顺利进入市场。
管理理念领先一步,服务贴近现实要求,行政管理创新有力助推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统计至今年8月底的另一组数据是:本市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数达63.84万户,同比增长11%,快于全市企业设立的平均水平,占到全部企业的78%,担纲绝对主力;制造业从主要投资领域逐步退出,三产成为企业投资首选。 |